我不太確定他描述自己憂鬱情況嚴重時,被哭鬧不停的孩子煩到腦中曾一度萌生不如打開窗戶往下跳,身心就不用再這般每日煎熬了的說法,是為了加強戲劇張力效果所編造出來的台詞,還是他真的一度瀕臨崩潰邊緣,挫折到在腦海中讓自己跳樓解脫;但我非常確定的,是他不是那種會真的去尋死的人,而且氣悶到想死或想殺死人是一回事;真的要打開窗戶跳下去或把人推下去,又是完全另一回事。
「氣死了~,我想殺人啦!」
「太丟臉了,好想死一死!」
「這討厭鬼,怎麼還不死…」
用「死」來作為加強語氣的比喻,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宣洩方式,因此我並沒有將他曾浮現跳樓念頭的話往心上聽,而是對他憂鬱的產生來源感到好奇。老婆孩子房子都有了,財務和工作上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壓力,真的會只因為當了幾個月的全職奶爸就崩潰抓狂嗎?
我不是心理醫師,也沒有育嬰經驗,因此不確定自己可以提供他什麼樣的咨詢。但我心裡很明白的,是他所面對的焦慮有大半是來自與他人的比較,當周遭的友人和相識都逐漸在不同領域嶄露頭角的時候,已經三十好幾卻還在旅遊慘業浮沉的自己,又怎麼能忍受每天在家顧孩子無所事事的煮夫生活?我判斷他的憂鬱來源共有兩處,一是害怕職涯發展漸不如人的焦慮,另一個則是拒絕接受平庸的不甘心。
這已不是他第一次說他認真考慮找其他領域的工作,也不是我第一次贊成如果有好的機會他應該勇敢嘗試。但對於這件事情變成他憂鬱的來源之一,卻讓我覺得大可不必,因此我毫不猶豫地對他說,拿掉比較,憂鬱症至少就可以痊愈一半,然後把那個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內卷」少年魂暫時放逐,改擁抱中國千禧世代流行的「躺平」文化,這段因為疫情而天天在家不用上班的日子,就不會那麼恐慌了。
我安慰他會閒到憂鬱上身,也不見得全是壞事,這表示他的上進心還是相當旺盛,問題出在能量無處發洩;當你極度渴望生活或職涯能有所進展,卻發現自己只能每天和哭鬧不停的孩子同困一室,不斷累積的鬱結和煩悶,最後便醞釀成那個想乾脆開窗跳樓一了百了的危險念頭。我忘了他是說想自己跳下去,還是打算抱起孩子一起往下跳,反正都只是幻想,因此我便也沒去追究他自己死不打緊,居然還拖了孩子當墊背的道德問題了。跳樓的說法有可能是瞎掰,但他的憂鬱卻毋庸置疑。
我最後和他分享自己是如何從「比較」的牢籠中脫逃出來,人一輩子就這麼多時間,別人怎麼看你,最後其實都無關緊要,真正在乎你的人,也就是身邊最親近的那幾個,只要一家人快快樂樂的,幸福不一定要有幾棟房子、幾億存款,被迫當家庭煮夫的歲月,用心的話,也可以成為人生一段最令人難忘的美好時光。
Cut yourself some slack. 我和他分享這句英文片語,不如對自己網開一面吧!
下回被孩子的哭鬧搞到神經斷掉,一樣可以跳。但這次不要往下跳…
You Jump!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