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同業友人問我「你們公司還正常上班嗎」,我一時之間突然不知道怎麼反應,於是將減薪三成,每月多休六天,然後下班時間提前到四點的情況與其分享。
「只減三成,算不錯的了。」我完全贊成她的看法,但是否算正常上班這一點卻仍感到十分糾結,因為班雖然是加加減減地上了,但公司卻絲毫都沒有“正常”的感覺。為了錯開休假避免唱空城計,每天到辦公室出勤的人數總是三三兩兩,來了也大多是自己設法找事消磨打發時間,等吃午餐,等下班。因此不論是從經營或是管理的角度來看,在我眼中公司都已經“不正常”很久了。
農曆年前,公司特意辦了尾牙餐會,讓已經很久沒有全員到齊的團隊夥伴們難得地齊聚一堂。吃頓飯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令我意外的是 David 還給每位同仁準備了一個大紅包,讓已經減薪一段時日並且年終獎金無望的眾人,不至於空手返鄉過年。雖然金額和正常時期的水準有不小的落差,但比起許多薪水被直接砍半,甚至逼退的同業友人來,我們收到的這個紅包簡直太不真實,太不正常了。
面對疫情衝擊的束手無策,David 沒有迴避,坦承公司除了在財務上設法進行強化外,似乎找不到其他能夠創造收入的門路。既然眼下除了耐心等待之外別無他法,那大夥兒就利用這段沉寂的時間把身體顧好,追求身心健康吧!尾牙宴上沒有回顧 2020 年的業績,因為慘不忍睹;也沒有展望 2021 年的目標和計劃,因為空談無益。於是身體健康便成了每個人的年度目標,筵席結束返家後我一邊數著紅包袋裡的紙鈔,一邊回想著這個自公司成立以來最令人感到錯亂的尾牙,這一切真的正常嗎?
長年以自律和紀律作為生活指導原則的我,對於因為疫情影響而出現的各種「不正常」現象,其實多少有些無所適從。例如我的個性非常不喜歡佔人家的便宜,現在卻天天佔公司和股東們的便宜,每個月光拿薪水卻沒有產生任何貢獻;但若要我自願捐薪或是留停,卻又拿不出那樣的魄力,於是即使心裡覺得彆扭,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不做聲地領受公司在艱困時期對員工所提供的慷慨薪資保護。
「你們公司有裁員嗎?」同業友人問。
「沒有。一個都沒走。」
我不只一次懷疑這樣不正常的情況可以持續多久,因為逐漸崩壞的不單是公司的財務,團隊的紀律和工作標準也隨著疫情的長期化而跟著崩解。再怎麼優秀的孩子,你試試把他們放到放牛班一年、甚至兩年看看,在一個老師不要求成績,同學不熱衷學習,每週上課三天放假四天的環境中,什麼材到最後都會變成廢柴。當然,高度自律的我絕不會容許自己如此的墮落,於是我不禁思忖,有沒有可能我低估了人性中的積極和良善,會不會其他人也和我一樣有所警惕,因此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在砥礪精進?我突然回憶起了自己中學在放牛班的那段歲月,如果我年少時曾經匪類那麼長的時間還能順利逆轉人生,那已經成熟的同仁們即使虛擲兩年時光,應該也無甚大礙吧?想到這節,原本擔憂的心情便不再那麼凝重了。
我最近很喜歡學習法語,雖然沒有刻意要求自己到達什麼樣的程度,但卻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似乎逐漸有所進步。特別是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能有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投注時間和心力,更是分外的珍貴。記得大學時選修法文的原因之一,是聽聞法文是(最)浪漫的一種語言,但自大學首次接觸開始,一直到最近才真的覺得法文浪漫。
例如祝好運英文似乎只有 Good Luck 一種說法,但法文卻有 Bonne Chance 和 Bon Courage 兩種不同的選擇。Bonne Chance 字面直譯是好運氣,Bon Courage 是好勇氣,翻成英文則都是 Good Luck。如果朋友買了彩票希望中獎,你會對他說 Bonne Chance,因為運氣天註定;但若是朋友準備上場比賽或是負責一項艱難的任務,你會對他說 Bon Courage,因為比起運氣,決定成敗的關鍵更多落在個人的選擇和努力,換句話說,Bon Courage 除了代表祝一切順利之外,也隱含有為對方加油打氣的況味。這不正是一種浪漫嗎?一種帶有成熟滋味的浪漫。
Bon Courage,各位仍在和不正常對抗的夥伴們。
Bon Courage,努力想逃出放牛班的我們。
我們提早到5點下班.不過每天都很忙碌在出發國旅團體.老闆也馬不停蹄的在環島採線.1點都不得閒
如此充實忙碌的辦公室生活,太令人羨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