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沒有同桌討論業務與行銷計劃的團隊眾人,昨天在 David 的召集下,久違地開了一次會。在疫情趨緩國境解封前,未打算經營國旅的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相當有限,因此會議討論的焦點自然地也集中在明年第一季以後郵輪業務可能有機會迎來的春暖花開,還有如何掌握相關報復性出遊所帶來的需求噴發商機。
郵輪的船費雖然不會像貨櫃海運運價那般翻倍暴漲,但海運缺櫃的情節卻極有可能在郵輪的市場以不同的劇本重新上演,一但全球旅遊市場解封,熱門郵輪行程的艙房只怕搶都搶不到。因此如果現在不建議客戶提前預訂 2022、2023 年的行程,等到態勢明朗以後才來規劃,會不會反而面臨無房可訂的窘態?我們會不會在好不容易熬過凜冬,迎來市場一片歡聲鼓舞的榮景時,因為缺櫃(郵輪上多數艙房的格局和貨櫃形似)風暴而意外餓死?
David 的會議開場白,和我們分享了他的健檢結果。他說他的副交感神經數值偏高,換句話說就是副交感神經活躍。他接著問,你們知道什麼是副交感神經嗎?他稍微解釋了一下其在醫學方面的定義後,感歎地說,副交感神經活躍代表日子過得太悠哉、太放鬆,太沒有壓力了。聽到這裡,雖然近期只有他去做了健檢,但我卻深信辦公室裡所有人的副交感神經應該都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會後上網查詢了副交感神經活躍的外顯特徵,發現如下的描述:
“副交感神經佔優勢的人不知何謂忙碌,整個人輕鬆愜意,以為這樣子對身體好,其實不然。人體過於放鬆時,反而容易感到疲勞。可以看出生活步調大多從容悠閒,日子過得一點也不忙碌。或者說,飲食、入浴或睡眠等副交感神經居優勢的時間很長,生活中鮮少有刺激交感神經使之勝出的時間。”
這裡所形容的,完全就是公司辦公室真實上演的情節啊!我讀後暗自心驚。
我猜 David 想與眾人分享的,應該不是他的健康狀況(當然這也很重要),而是和我所擔憂的一樣,長時間的不作為、不運轉、不進步,會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削弱了同仁與公司的競爭力?當企業和組織的副交感神經也出現過度活躍的狀態時,是否也預示了日後頹敗的跡兆?不論是人體或企業的健康出現警訊,及早進行治療和改善都是預防日後惡化成頑疾的最佳對策。人欲活要動,組織欲活亦然,如何避免公司的副交感神經繼續活躍下去,於是成了我們沉潛等候解封當下最關鍵的課題。
團隊的副交感神經活躍,令人既喜也憂。喜的是身處慘業也沒有落魄失志;憂的是活躍過度樂極生悲。
David 的副交感神經活躍,令人既憂也喜。憂的是掌舵者大器放牛吃草,不料牛卻吃的是慢性毒藥;喜的是在公司如此艱困時期,還能淡定到被醫師診斷為過度放鬆,表示情勢發展仍在其掌握之中,眾人暫無恐慌逃生之虞。
我不禁好奇,同在旅業的友人們,你們的副交感神經,活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