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聖特羅佩(St. Tropez)和義大利的菲諾港(Portofino)這兩個齊名的富豪村,大概是郵輪旅客們最常在行程表上看見的熱門目的地。但自從人們跟隨著富商名流的腳步開始湧入這些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後,雖然風光依舊明媚,只要遇上有大型郵輪停靠的日子,原本用來遁世的海濱仙境,轉瞬間便成為遊人如織的主題樂園,不要說富豪了,只怕連富豪的狗都會在這樣的日子興起走避他鄉的念頭。
因此當我頭一次前往薩丁尼亞島北部的奧爾比亞(Olbia)時,便對岸上觀光行程中其中一句用來描述切爾沃港(Porto Cervo)的文字特別注意:
“翡翠海岸真正的寶石之一是別緻精巧的 切爾沃港(Porto Cervo),這是一個獨特的旅遊目的地,通常被視為是義大利版本的聖特羅佩(St. Tropez)。”
聖特羅佩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富豪村的最佳代名詞,但既然地中海好幾個其他的“聖特羅佩”我都去過了,似乎也沒有理由獨漏掉薩丁尼亞島上的這個。
翡翠海岸半日遊
從碼頭出發,行車前往是翡翠海岸和切爾沃港(Porto Cervo)。翡翠海岸的故事始於 1962 年 3 月,當時由阿迦汗王子(Prince Karim Aga Khan)領導,來自世界各地的一小群風險資本家在阿爾扎凱納市(Arzachena)獲得了一大片土地。因此便成立了“翡翠海岸聯盟”。當地所有的旅遊設施和基礎建設全都是從零開始進行創造的,其當時是薩丁尼亞島一處最原始的地區。長期以來,切爾沃市一直被認為是該“海岸”的瑰寶,經常接待高端國際遊客。今天,它則真正躋身成為地中海最好的度假勝地之一。
也許是因為這天遊客人數不多的緣故吧,我突然覺得這地方在“貴氣”的程度上比起聖特羅佩來可說毫不遜色,不但各種奢華品牌的精品玲瑯滿目,便連整體的氛圍都似乎更具備富豪村的名號。當我走到 Loro Piana 的店門口時,回憶起了自己是在初次造訪聖特羅佩時,才在客戶的介紹下認識了這個品牌,並且在驚奇一件毛衣的售價可以如此高昂的同時,暗自在心中好奇駱馬毛為什麼被稱作神之纖維?駱馬不知道長什麼樣子?
穿著 Uniqlo 人造纖維 Kando 褲的傑夫,最後當然選擇了留在店外等候客戶們入內尋寶。雖然店員不見得一定都是勢利眼,但對於這類場合我總是傾向能避開則避開;畢竟,人家吃麵,我們在一旁喊燙做什麼?於是我把上次在聖特羅佩認識了這個奢侈品牌後所留存在手機筆記 app 裡的相關資訊又拿出來讀了一遍:
“駱馬(Llama)又稱為小羊駝(Vicugna vicugna),主要棲息於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草原,皮毛呈發亮的淺褐色,自古被印加人奉為神靈,稱為「安第斯山脈的皇后」。
為了在南美洲高地寒冷乾燥的高原生存,駱馬生有獨特的金黃底層絨毛,這種超細的毛平均直徑只有 12.5~13 微米,短而致密,具有非凡的溫度調節性能;而在越極端的氣候下,這種纖維會越細,顏色也會越淺。 駱馬在安第斯山脈過著野生的生活,不受人為馴養。
收集和加工駱馬毛,是一個按照傳統工藝進行的耗時過程,需要繁瑣和精細的分揀。每頭駱馬每兩年只剪毛一次,成年駱馬能產出 250 克毛髮;經去毛加工之後,去除防護型的粗毛,最後只剩下 120~150 克。每年駱馬纖維的全球供應量最多不超過 8,000 公斤。而平均來說,製作一條圍巾需要一整隻駱馬的絨毛,而一件毛衣需要 6 隻駱馬的絨毛,至於一件大衣則需要用上整整 35 隻駱馬的絨毛,由此可見駱馬毛有多珍稀了。”
“這些身上穿著駱馬毛的人之中,不知道有幾個親眼見過駱馬的模樣?”我暗自地在心中感到好奇。
“那天我真要能買的起一件 Loro Piana 的話,記得要先去瞧一瞧駱馬的本尊才行。”比起買一件我大概不會捨得穿在身上的毛衣,一趟南美洲安第斯山脈草原尋找駱馬的旅行似乎更具吸引力…
離開切爾沃港(Porto Cervo)後,旅遊的焦點從今日的繁華切換到歷史久遠的努拉格考古遺址(Nuraghe La Prisgiona)。薩丁尼亞島古老的努拉格已經成為該島的象徵,努拉格考古遺址是先進的史前建築技術的證據之一。據估計,薩丁尼亞島有超過 7,000 個努拉格錐狀環形防禦塔,是島上景觀的主角之一。它們的形狀和戰略位置似乎支持最常見的論點,即努拉格是為軍事和防禦目的建造的塔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900-730 年。
接著,一行人來到了 酥酪洞穴和葡萄園(Surrau Caves and Vineyards);在參觀過酒窖並且品嚐了一些當地葡萄酒和薩島小吃後,便風塵僕僕地返回郵輪停靠的奧爾比亞碼頭了。
哎呀~,這天忘了到街上找沙丁魚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