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一段時間沒去巴黎的傑夫,之所以又想到這座羅浮宮裡的雕像,則是因為最近一位客戶預定了明年夏天的愛琴海郵輪行程,而其中有一天網站上顯示為 At Sea 的航海日,在確認的訂單上,卻出現了一個不常見的郵輪停靠點。和客戶聊天時,他表示這真是個意外的驚喜,如同獲得了一個 Bonus 景點,多了一天可以上岸玩。
這座在 1820 年發現了羅浮宮內那尊斷臂維納斯的小島,於是就這麼出現在我的雷達上了。
米洛斯島(Milos)是愛琴海上的一個火山島,位於基克拉澤斯群島(Cycladic island)最西南端。由於位處希臘大陸和克里特島之間,該島在愛琴海文明曾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比起希臘古文明,這裡更令人心神嚮往的,應該是樣貌多姿秀麗的大小海灘和有著淳樸島嶼風情的漁鄉村鎮;事實上,在網路上欣賞了旅客用空拍機和 GoPro 拍攝的影片後,便覺得比起人氣鼎沸的聖托里尼(Santorini)或米克諾斯(Mykonos)來,這地方似乎會更合我的胃口。
送走了客戶以後,我的注意力便從米洛斯轉移到其他的事情上,一直到了這兩天,才又再次地想起這座我列入將來續約地點清單的島嶼(根據某位網友的論點,結婚如果是簽約,那每年蜜月旅行便是雙方同意續約了)。
這回縈繞在我心念間的,不是讓人想一躍而下如寶石般剔透的碧藍海水,而是那尊在這裡被發現,擁有著黃金比例的維納斯女神。
如果說從事旅遊行業對我所造成最大的影響是什麼,那大概就是為了扮演稱職的領隊角色而開始接觸和藝術相關的閱讀和課程,然後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地被吸引、著迷。就拿米洛的維納斯來說吧,這尊創作於西元前 130 到 100 年之間的大理石雕像,即使製作她的人消滅了,即使她出生的時代消滅了,即使她的存在一度被遺忘了千年,但在 1820 年的一次偶然,她的美再次虜獲世人的目光;不論哪朝哪代的絕世美女,最後都會香消玉損,但她的美卻可以一直停留在羅浮宮裡的石基上,任人窺視、欣賞。
“如果有能力的話,我將來想去尋來兩塊義大利卡拉拉的大理石,然後請人幫我雕兩尊大理石像…”
“一尊模仿我的職場偶像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但容貌則是改成我的樣子…”
“另一尊則是模仿羅浮宮裡那尊米洛的維納斯,但容貌則改成我母親的臉…”
記得那一次到泰姬瑪哈陵的時候,覺得其實真正美的,不是陵墓本身的華麗,而是愛一個人至深的時候,那種希望做點什麼去保留那份深情的努力。沙迦罕是蒙兀兒王朝的皇帝,所以他可以建一座猶如宮殿的陵墓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我們尋常人建不了白色大理石圓頂陵墓,但懷抱著給深愛的人打造一尊大理石像的妄想,應該也不算太超過。
千年之後,我消失了,世上關於母親的任何記憶勢必也都消失了。但或許會有那麼一丁點兒的可能性,這尊頂著母親面容的維納斯大理石像,會被當做寶物給收藏,帶著我的那一份愛,長長久久地用藝術的形態繼續留存在人間。
“那女友或老婆怎麼辦?” 你可能會反駁。
“維納斯雖然留給了媽媽,但米洛斯就只帶妳去了。”
“再不然,大衛像那尊的臉改成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