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頭出發,步行前往老城的途中,映入眼簾的是歐洲最大的其中一個遊艇港,幾艘閃閃發光的巨型遊艇便羅列於港邊。昂蒂布建於公元五世紀,其舊城區就在郵輪碼頭的附近。狹窄細長的街道如編織般盤根錯節地將羅馬和中世紀時期的建築包覆在一座美妙的迷宮內。十六世紀建造的城牆是用來抵禦外侮,今日則是作為該地區曾經經歷動盪歷史的最佳見證。
老城區的另一個地標景點是繁忙的普羅旺斯市集(Provençal market),豐富的新鮮農產品、花花卉、海鮮和其他所有能夠想像的到的食物全都澎湃地鋪排在眼前。這是一種由鮮豔色彩、誘人氣味和混雜聲響所共構而成的感官體驗,讓人在目不暇給鬧哄哄的忙亂之中來感受在地最真實的生活滋味。
是生之喜,還是妒之情?
接著,一行人便前往畢卡索美術館(Picasso Museum),該美術館位於格里馬爾迪城堡(Château Grimaldi),其同時也是畢卡索於 1949 年在昂蒂布市長建議下設立畫室的地點。畢卡索在這裡的工作室創作了 43 幅素描和 23 幅畫作,其中包括著名的《生之喜,1946》(Joie de Vivre)。
《生之喜》這幅以馬諦斯(Henri Matisse)的著名作品《Bonheur de Vivre,1905-06》所進行的滑稽模仿,最廣泛的解讀是對於和平的慶祝。馬諦斯作品的主角是適婚年齡的女孩們在田園詩般的環境中舞蹈和演奏,人物修長、性感的抒情曲線飄移流動在整個構圖之內。畢卡索的模仿作品則直接將角色進行了神話,改以農牧神和舞動的生物為主體。然而,他在人物造型旋流般的線條中成功地捕捉到了馬諦斯擅長的抒情抽象筆法(Lyricism)的神韻,其形狀看起來就如同是花朵正朝著天空地中海太陽的方向在蓬勃生長。
相差四十歲的老少配
二戰結束後,畢卡索終於回到了他最喜歡的法國蔚藍海岸(French Riviera),再次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並且帶了一位年輕的愛人弗朗索瓦絲(Francoise Gilot)同行,他在 1946 年曾將她畫成了一朵花;而長髮飄逸的弗朗索瓦絲也可能是《生之喜》這個作品正中央生物的範本。這對戀人有回拜訪了在尼斯的馬蒂斯,也許可能是馬蒂斯提出以綠色頭髮為弗朗索瓦絲作畫的要求,使得畢卡索又氣又妒之下以油彩在這幅 120 x 250 公分的大型纖維板上複製了他競爭對手早期的作品。
當時的畢卡索已經 65 歲,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是退休的年齡,他卻不服老地再次愛上了一個非常年輕的女人,並且再次燒旺了創作的熱情。 年僅 25 歲的弗朗索瓦絲則是在這幅作品完成後不久,便發現她懷孕了…。
聽完關於畫的內容和創作背景之後,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是相差四十歲的愛情不知是什麼樣的滋味?這位串聯起十九和二十世紀的重要藝術家的情史豐富我雖有耳聞,但卻不知道弗朗索瓦絲是唯一甩掉畢卡索的女人,更是位著名的當代藝術家。
弗朗索瓦絲 21 歲時跟 61 歲的畢卡索相遇,兩人在一起十年,沒有結婚但有兩個孩子;而她不但是第一個,亦是唯一一個把大師甩掉的女人。畢卡索脾氣大、妒忌心重,弗朗索瓦絲為了證明對畢卡索的愛,雖然根本不想當母親,但在畢卡索的兩度建議下,她也答應了幫他生孩子的願望。但畢卡索那種自我中心的藝術家脾氣,最後仍然讓弗朗索瓦絲再也忍受不了而選擇帶著兩名子女離開當年逾七旬的畢卡索。
一個是敢愛上比自己年輕四十歲女人的藝術大師,一個是敢接受比自己大四十歲男人的年輕女孩,那一個的勇氣比較值得敬佩?這幅因妒火而催生的畫作(馬蒂斯非常喜歡年輕的弗朗索瓦絲,因此主動要求為她畫肖像),究竟是揶揄的成分多?還是藏有其他的寓意?也許只有畢卡索本人能夠回答了。
“畫呢?”
“喔,原作收藏在西班牙馬拉加(Málaga)的畢卡索博物館裡,但我手上有畫片,大家可以靠過來看一下…。”
我暫時擱下了對畫作和畢卡索老少配戀情的好奇,滿腦子突然被圈圈叉叉和莫名的失落給填滿。
具有魔力的綠仙子?
離開了城堡內的美術館,我們走向了行程的最後一處景點。畢卡索在昂蒂布生活和創作的期間,喜歡啜飲苦艾酒(absinthe),這是一種以艾草為基礎的高度酒精飲料,由於受到十九世紀藝術家們的喜愛而廣為流行。我們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來到一間位於九世紀古老酒窖中的傳統商店,品嚐了一杯也被稱為綠仙子(Green Fairy)的苦艾酒。
在二十世紀初的法國藝文圈中,人們開始對“有害”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畢卡索之前也有許多前輩開始在作品中套入相關的元素,特別是羅特列克(Toulouse-Lautrec)對其他人所產生的影響。 有許多的畫作都以苦艾酒作為主題,這種飲料在世紀之交的巴黎幾乎成為一種令人癡狂的飲品。 許多特殊的性質被歸因於這種強烈的艾草利口酒,其通常被稱為“綠仙子”:人們認為那些沈迷於苦艾酒的人不僅僅受到單純酗酒的影響,其中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飄然”感受,讓他們得以沉浸在一個充滿幻覺和幻想的迷離世界中。 所以當畢卡索在 1901 年創作《Buveur d′Absinthe》時,仍然在那個年代的“主流”中探索不同的繪畫風格和主題。然而,年輕的畢卡索所創作的圖像非常引人注目;例如,在畫中最引人注目的細節是一個女人的巨大右手,她專注在自己的沉思中,並試圖用這隻手擁抱及保護自己。
將酒杯放回到托盤上,我似乎不喜歡苦艾酒的味道,遺憾地也沒有獲得“飄然”的感受。走出酒窖後,便是可以自由活動的時間,我依循著來時的記憶,打算穿過蜿蜒曲折的羊腸小徑重新回到人味濃厚的露天市集去。
說不定我也能和某位二十歲的年輕女孩相遇,然後就可以帶她來喝這宣稱具有魔力的“綠仙子”…。昂蒂布的半日行程,便就這麼在我的遐想中邁入尾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