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容易臉紅的我,根據專家學者的研究,是體內缺乏分解乙醛的 ALDH2「乙醛去氫酶」,亦即喝多時體內的酒精無法完全代謝,致癌的機率比不會臉紅的人高出許多。在閱讀完該則新聞後,本來稍微貪杯的傑夫,便痛下決心自此戒酒。
因此對一個除了應酬或宴會之外幾乎滴酒不沾的人來說,在郵輪上開一瓶 300 美元的香檳來助興,實在是一回新奇的體驗。那次在北極斯瓦巴群島(Svalbard)的探險船上,我不情願地接受了團員的鼓吹(硬拗),開了一瓶 Dom Pérignon 給眾人分享;雖然費用最後可以回公司報銷,但我心裡不免擔憂,行程才剛開始預算就大失血,萬一一瓶香檳王喝不夠怎麼辦?
還好,我深鎖的眉頭和凝視著杯中香檳出神的憂慮面容似乎發揮了效果,全程就只開了這麼一瓶 Dom Pérignon。
我不清楚有多少人可以分辨的出 30 美元和 300 美元的香檳之間的差別,但我反正是喝不出任何的名堂;唯一留下的印象,是每一口下肚就是十幾美元,才回敬了沒幾口酒,細長的香檳杯便已經見底。
“要再幫您倒一些嗎?”
“喔~,不用了,我不太能喝酒…”
望著瓶裡所剩無多的香檳,我殷切地希望其他人都能和我一樣意識到多數台灣人都缺乏 ALDH2,飲酒應該適量。更重要的是,公司給我的零用金預算負擔不了第二瓶 Dom Pérignon。
也許因為是在這般“緊張”的情況下和香檳王初次相遇吧,當我看到 Oceania Cruises(大洋郵輪)推出一個人要價 295 美元(另加 18% 服務費)的 Dom Pérignon 六道式品酒套餐時,浮現腦海的頭一個想法是,這樣的定價已經直逼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水準,如果拿掉香檳王的字樣,料理本身能夠撐得起這個價格嗎?
這個新的香檳王品酒套餐(Dom Pérignon Tasting Menu)是由大洋郵輪的企業主廚 Franck Garanger 和生產香檳王的酒商 Moët & Chandon(酩悅香檳)的行政主廚 Marco Fadiga 經過數月的合作後所催生出的成果,其將聚焦於三款年份香檳(Vintage Champagne):Dom Pérignon 2009、Don Pérignon 2006 和 Dom Pérignon Rose 2004。
在香檳愛好者的心目中,Dom Pérignon 享有獨特的聲譽,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它僅生產年份酒(Vintage)。這意味著每一個年份的香檳便是完全釀製於該年份所採收的葡萄,如果那年的葡萄收成品質不佳,那麼那個年份的 Dom Pérignon 便從缺。香檳王的另一項特點,是它只使用霞多麗(Chardonnay)和黑皮諾(Pinot Noir)兩種葡萄,法國的法律允許調製香檳的過程混用其他五種葡萄,但是 Dom Pérignon 堅持只使用這兩種葡萄,這使得其所出產的葡萄酒能夠陳放數十年仍保持其特色風味。
根據 Dom Pérignon 的首席釀酒師(Chef de Cave) Richard Geoffroy 的部落格所述:「Dom Pérignon 最適合飲用的期間共分成三個階段,在酒窖中存放了 7 年之後迎來第一次巔峰(plénitude),接著在釀成年份 12 ~15 年後會出現第二次巔峰(現在被標示為 P2),而在經過 30~40 年後將催化出第三次巔峰(現在被標示為 P3)。」
因此從大洋郵輪的新菜單聚焦的三個年份來看,乘客們所品嘗的是正處於第二次巔峰的 P2 香檳王。由於大多數陸地上的餐廳不會按杯來銷售 Dom Pérignon 的香檳,即使有,一杯的價格通常也在 45 美元以上;因此六道菜吃下來,若用市場行情來計算,酒錢似乎也差不多要 200 多美元了。當然,我心中有和你一樣的疑問,誰會一頓飯點 6 杯香檳王來喝?至少像傑夫這種缺乏 ALDH2 的外行人是完全不可能。
那麼,我會推薦給搭乘大洋郵輪的客戶嗎?如果是為了慶祝某個特別的紀念日(或是被硬拗),像傑夫那樣直接在餐廳開一瓶 Dom Pérignon 來分享,似乎就已經綽綽有餘了。但若是對頂級香檳有高度興趣,而且幸運地屬於買東西不太需要看價目表的類型,這個以香檳為軸心所設計的品酒套餐便相當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