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在南極看到企鵝時,對於探險隊員所描述的企鵝「感情」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眼前的這一對對愛侶,其實絕大部分時間都各自生活,只有在南極半島夏季岸邊開始融雪時,才依約回來相聚並且進行傳宗接代的任務。於是之後每一次去南極,不論探險隊員有沒有說,我也一定會和團員們分享這些有趣的企鵝故事。
「這形容的不就是我和我老公的情況嗎?」一位團員聽完以後邊作勢要拍手(但不能拍出聲,會干擾到企鵝),邊輕聲地對身旁的眾人們說。
「我有問題!」她似乎突然領悟了些什麼,吃力地舉起因為穿了太多件衣服而被繃得像粽子的手來。「那企鵝也需要面對小三的困擾嗎?」接著周圍連續發出了好幾聲噗嗤,大家都被她給逗笑了。
一次只愛一個,是企鵝界的準則,基本上只要另一半還在,就不會有移情別戀的情況發生,又或者其實有,但反正專家們沒有搜集到足夠的證據能證明企鵝花心,因此它們依然還是堅貞愛情的動物模範之一。
之所以會突然想到在南極的企鵝,其實是因為昨天在 BBC 的新聞 podcast 節目中聽到了一則極有意思的報導。蘇格蘭的愛丁堡動物園打算把園內人氣極高的兩隻熊貓「陽光」和「甜甜」送回故鄉中國去。送牠們回家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自從 2011 年這對「情侶」來到愛丁堡之後,便一直無法順利繁衍產下子嗣,並且自 2013 開始,數度以人工授精的方式,嘗試讓甜甜懷上陽光的孩子,但最終都沒能迎來熊貓寶寶的誕生。因此相關單位認定繁衍的任務在經過逾十年的努力後,已經可以宣告徹底失敗,蘇格蘭皇家動物學會首席執行官 David Field 接受採訪時,甚至打趣地說「陽光和甜甜絕對不會在 Tinder 上配對成功。」換句話說,你可以逼不相愛的兩個人類結婚生子,但在熊貓的世界,如果彼此之間沒有「愛」,旁人即使用盡一切辦法,也不見得能逼熊貓乖乖就範。陽光和甜甜原本只打算在蘇格蘭 long stay 十年,到期後中國同意多延兩年,因此這對怨偶今年十月就即將返鄉了;蘇格蘭的熊貓粉絲們,看到這則消息時肯定也很傷心吧。
而這則新聞廣播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為記者採訪了當地的動物專家,詢問為什麼要讓熊貓繁衍會這麼困難?當專家說人類對於熊貓繁衍的機制其實了解非常有限,而且母熊貓每年交配季節(三到五月)的期間,通常只有「三天」會出現讓公熊貓要求進行愛愛的機會。當專家說出「三天」這個數字時,記者忍不住笑了,專家再次向他確認是三天沒錯時也忍不住笑了,我在吃驚之餘,也跟著笑了。
「為什麼只有三天?」記者不解地問,專家再次強調人類對於熊貓交配的機制了解極為有限,蘇格蘭園方嘗試過了各種方法,甚至還播 Panda porn(其他熊貓交配的影片)給陽光和甜甜看(記者、專家,還有我又笑了),但這兩個傢伙不管旁人怎麼撮合,就是不來電。這讓我不禁好奇,在熊貓的世界裡,也同樣有「愛」嗎?他們的愛和人類比起來,會不會還更加柏拉圖式,畢竟一整年間只有短短三天可以愛愛,而且從陽光和甜甜的案例來判斷,還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湊合;相較之下,連女友在 Dcard 上抱怨「連撫摸男友時,他都不想愛愛」這種留言都能變成新聞在網路上流通的人類世界,似乎又太肉慾了一些。
蘇格蘭動物園花了十二年的時間,還是沒能搞懂熊貓的繁衍機制,但我忍不住猜想,會不會中國已經破解了熊貓的這項秘密,但為了繼續享有「熊貓外交」的獨佔優勢,因此將其視為國家機密進行嚴格的保護。
人活在「人」自己的世界裡,每天工作、吃飯、睡覺,日復一日地拼了命的追著時間和目標跑。如同《小王子》故事中的那些大人們,沒有時間關心其他事,因為有太多「重要」的事情要費心,所以沒有時間能浪費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但幸福、快樂或者愛,究竟是什麼?是一種感覺嗎?又或者是一種行為?還是存折上的數字?我不知道答案,也確信世上大概無人能提供正確答案,就連可能已經破解熊貓秘密的中國專家也無法回答。
可有一件事我想應該所有人都能同意,就是我們都希望得到幸福、快樂和愛。這段 BBC 關於蘇格蘭熊貓陽光和甜甜的報導,讓我情不自禁地跟著開懷笑了好一會兒,當下的我覺得很開心,因此應該也可以判定獲得了快樂。熊貓的愛情雖然艱澀難懂,但卻讓我回憶起了許多關於其他動物的愛情故事,因此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算是在進行「愛」的學習和思辨。而進行上述這些事情的同時,又覺得自己很幸福,居然可以「浪費」這麼多時間在這類「不重要」的主題上。
「真的只有三天嗎?」我到現在還是對於這個關於母熊貓願意愛愛的天數感到難以置信。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驚奇,偶爾,也允許自己去追逐那些「不要緊」的有趣事物吧。說不定,你也能和我一樣,時不時地就能獲得會心一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