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的說法,其實是把新的品牌和數量突然激增的探險船也都計算進去;但如果把探險船的部分獨立出來,其實在高價郵輪品牌的新船數量,並沒有想象中要來的多。而在 Regent 的 Seven Seas Explorer、 Silversea 的 Silver Muse、Seabourn 的 Encore 和 Ovation 這四艘具指標性的船舶陸續於 2016 到 2018 這三年間下水後,2019 年其實並沒有非探險型的頂級郵輪下水。
完工日期數度延遲,最後總算在今年八月首航的 Scenic Eclipse 雖然也可以算作是跨類別的船舶,但畢竟size 僅有 16,500 噸,加上行程還是以探險為主要訴求,因此傑夫並沒有將其納入 Classic(非探險型)的新船名單中。
和探險型船舶自 2019 年起每年以十幾艘新船的速度成長相比,傳統頂級郵輪增加的速度則相對地和緩(如果不把快速擴張的 Viking 算進來的話);但即便如此,新船下水的數量也已經是傑夫入行十三年來所見過最多的一段期間。
2020 | Evrima, Moon, Splendor
透過上方的表格可以發現,預定 2020 年下水的船舶中,只有 3 艘屬於高價奢華品牌,分別是 Regent 的 Seven Seas Splendor、Silversea 的 Silver Moon 和 Ritz-Carlton 的 Evrima;而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自然是由飯店業轉進郵輪業 Ritz-Carlton,好奇他們能為高端郵輪市場帶來什麼樣的新元素和風潮,例如樓中樓的客房設計,我便是在 Ritz-Carlton 上首度看見,因此後來在 Seabourn 的新探險船 Venture 上的 Wintergarden Suite 也出現類似的設計時,也就不是那麼訝異;甚至一度懷疑是不是模仿了 Ritz-Carlton 的點子。此外 Ritz-Carlton 的郵輪上由德國米其林三星名廚 Sven Elverfeld 規劃的美食體驗也讓人心神嚮往。
Splendor 和 Moon 雖然也都是新船,但畢竟只是小改款的升級版,對於搭過 Seven Seas Explorer 和 Silver Muse 的旅客來說,大概不容易有太多的驚喜或新鮮感,因此除了船新之外,倒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去期待的部分。
較值得一提的是 Silversea 將於 Silver Moon 上推出全新的 S.A.L.T.(Sea and Land Taste)餐飲體驗,此外日本料理餐廳 Kaiseki 也將進行強化,使其在風格與內容上都能更貼近日本高級料亭的形象。如果該計劃能夠獲得成功,我想 Silversea 未來將會是傑夫最關注的品牌之一。
2021 | Charcot, Venture
2021 年除了 Silversea 的 Dawn 和 Ritz-Carlton 的第二艘船舶(未命名)之外,其實沒有其他 Classic 的頂級郵輪下水,但由於這兩艘船都是延續其已經下水的姐妹船規格,因此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在傑夫的雷達上,反倒是兩艘新的探險船極為引人注目。
Ponant 的 Le Commandant Charcot 是世上首艘頂級破冰船,未來能夠將極地行程延伸到什麼樣的地點,相當值得留意。
而 Seabourn 也將在首艘探險船 Venture 下水服役後,正式加入這個近年來運能暴增的火燙市場中來分一杯羹。但傑夫對其關注的原因,倒不是因為船舶本身硬體或軟體的創新,而是好奇在越來越擁擠的市場環境下,它能將船費售價推高到什麼程度?在它之前已經下水的 Crystal Endeavor(2020)、Scenic Eclipse(2019) 以及德國品牌 Hapag-Lloyd 針對國際市場所規劃的 Hanseatic Inspiration(2019)的銷售壓力又會否受到影響?
單是 2020 和 2021 這兩年,就一共有 23 艘探險船預定完工下水服役,群魔亂舞的年代也正式拉開序幕 (單 2019 一年就有 12 艘下水,2022 還有 9 艘…);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我也只好把注意力暫時轉移到特定幾艘值得矚目的探險船舶上了。
2022 | Crystal Diamond cls, Silversea Evolution cls, Oceania Allura cls
對我而言,頂級郵輪的下一波黃金時代,應該會落在 2022 年;因為真正能讓我感到興奮的新船,都預定在這一年問世。
雖然不是沒有再次跳票延期的可能,但 Crystal 規格幾度調整的 Diamond class 無疑會是當年最受矚目的新秀之一。67,000 噸,載客 800 名的 size 卻準備投入約 9 億美元的建造成本,這樣的金額讓人不禁好奇究竟是規劃了那些奢華的元素在其中,否則怎麼會每噸的平均造價高達 13,400 美元?這樣的金額比起每噸平均造價 10,000 美元的業界水準足足高出了逾三成。最後如果真的按預算執行的話,那它大概可以直接把 Seven Seas Explorer 當時使用的行銷標語 “The Most Luxurious Cruise Ship Ever Built”拿來用。
而同為知名頂級郵輪品牌的 Silversea 也預定在這一年推出全新規格的新船舶 Evolution class,但目前所有的細節一概高度保密,因此讓人對於其將如何演繹下一代頂級郵輪充滿了各種遐想。嫁入 RCL 豪門後的 Silversea 近期在擴張和創新的部分展現出極為強烈的企圖心,新推出的船舶規格也無疑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如果只有 Crystal 和 Silversea 推出新規格船舶的話,那大概我還不至於把 2022 稱之為黃金時代,但由於自 2012 年後便沒有新船下水的 Oceania 也預定在這年推出 Allura class 的新船,因此我便認定這將會是一個讓人非常興奮的年份。
雖然 Oceania 並不屬於和 Crstal、Silversea、Regent 或 Seabourn 同一檔次的奢華品牌,但由於其在餐飲上的突出表現和大套房的性價比,在台灣相當受到高端旅客的喜愛,因此同樣也是傑夫高度關注的品牌。雖然 Allura class 的 size 設定在 67,000 噸,載客 1,200 名(注意到了嗎?Crystal 同樣噸位的新船只規劃載客 800 名),和前一代的船舶 2011、2012 年下水的 O class(Marina、Riviera)幾乎相同,但在內部的規劃上則勢必將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特別是在其強項的餐飲部分,更是值得特別矚目。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好奇,既然 Oceania 都入圍了,為什麼沒有提除了 2020 年之外,一直到 2027 每年都有新船下水的 Viking 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除了 2 艘探險船 Viking Octantis 和 Viking Polaris 外,其他的船全部都長的一模一樣,2015 年 Viking Star 下水時傑夫曾經高度關注過,但自那之後,倒也沒什麼好再追蹤的了,一樣的內容,有需要介紹 16 遍嗎?
四強繼續主導台灣市場
總結來看,如果新船左右了台灣旅客在選擇頂級郵輪時的決策過程,那麼未來大概 Regent、Silversea、Seabourn、Crystal 和 Oceania 大概會繼續主導市場。而在高端探險航行的部分,我則是看好 Crystal、Seabourn 和 Ponant 這三家台灣消費者相對熟悉的奢華品牌,特別是分別都有各具話題的新船問世。
黃金年份即將到來,你選好要搭那一艘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