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郵輪日前在 CEO 沃布爾(Thomas Wolber)的主持下,召開了一個關於公司未來發展的記者會。會中有幾個比較重大的消息,分別是原來規劃的 Exclusive Class(100,000 噸 / 載客 1,000 名)將縮小為只有 65,000 噸的遊輪,載客的人數也從原來的1,000 縮減為 800 人。
這樣的聲明,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卻透露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訊息。那就是水晶郵輪自 2015 年被雲頂集團買下後,經過了兩年的醉酒,似乎開始有清醒的跡象了。
一艘 size 達 10 萬噸卻只打算載客 1,000 人的郵輪,幾乎前所未聞,而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Oceania(大洋郵輪)的 Riviera 和 Marina 只有 6.6 萬噸,已經可以輕鬆地載客 1,200 人;Viking 的船還不到 5 萬噸,便已能載近千名乘客。從 2015 年我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規劃時,便向客戶疾聲呼籲,如果這樣一艘船真的問世了,那得趕快去搭,因為如此無效率的規格不知道能撐多久,你得趁他們弄清楚前先去體驗一下。
嗯~,看來是沒有那樣的機會。
在原本這一艘 10 萬噸的船上,除了一般旅客之外,還規劃了 48 間面積從 55 到 370 平方米,名為 Crystal Residence 的海上豪宅;也就是說你可以花錢在船上買一套公寓,然後享受在家環遊世界的樂趣。但是也許他們發現,這個規劃在執行上的可行性並不高,因此在 CEO 沃布爾的主導下,他們正式對策略進行調整。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挫敗”,因為從水晶郵輪被香港雲頂收購之後所公佈的一連串擴張計劃,幾乎都是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非核心業務,什麼遊艇啦、飛機啦、河輪啦、豪宅啦…,全都和水晶郵輪的未來沒有太大關係;前一任的女性 CEO 羅德里奎(Edie Rodriquez)甚至還誇誇其談,說公佈的計劃只佔全部內容的一半不到,要大家等著更多的“重磅 ”聲明。
如她所承諾的,去年果然放出了重磅消息,她正式辭去水晶郵輪 CEO 的職務。
如果從最近一次雲頂香港所公佈的財務預測來判斷,其實他們整體的營運,仍未進入正軌。2016 年虧了 5 億多美元,2017 年全年也還虧了 2 億多美元,雖然赤字縮小,但卻是由於出售 NCLH 股份的一次性的收入,並非營運所產生的利潤。
對企業來說,連續兩年流失大量現金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而且在這中間並沒有一般想像中那麼大的投資。也因此,當我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特別留意了在新聞稿中一段沃布爾接受採訪時所講的內容,他認為水晶郵輪的品牌價值核心在於奢華郵輪,而且是在 Blue Ocean 的部分,一連串大膽的、浮誇的擴張計劃,其實是會讓他們原本就有限的資源分散,並且抓不著頭緒。因此在他的執掌之下,他將會重新將焦點對準到他們最關鍵的核心部分,並且讓 Crystal Cruises 這個品牌能夠得以繼續蓬勃地發展。
對我來說,這有點像是一個喝醉酒的人,某天他突然清醒了,還講了一句話讓你感到非常的安心。因為從一開始水晶郵輪需要的都不是這些額外的、速成的,或者是令人瞠目結舌的擴張計劃,他們最需要的其實就是目前他們所公佈這一艘將會是 6.5 萬噸,載客 800 人的頂級郵輪,一艘可以加強他們整體產品線陣容的新船。至於河輪,其實是可有可無的生意,4、5 艘船根本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飛機更是完全讓人摸不著邊際的發展。
由於資金已經開始捉襟見肘,所以幾度延遲的這些計劃,如果說能夠在 2022 年時順利的執行,我想也許水晶郵輪仍然有機會重返它往日的榮景。
有意思的是,世界號是當初水晶郵輪海上豪宅 Crystal Residence 參考的一個範本,而這個範本,也是世界上大概唯一一家海上豪宅的概念最後被落實並持續存在的一個範例。除了水晶郵輪之外,在 2009 年的時候,另外一家地產業者也提出了類似的概念,他們打算販售有 200 間房的海上豪宅,一艘名為 Utopia(烏托邦)的頂級郵輪。根據地產業者所說目前規劃的 200 間公寓,其實只賣掉了約 10 間,還有 190 間沒有賣出,也因此本來預定在 2013 年就應該要交付執行的烏托邦海上豪宅,到現在仍然不見踪影。或許就是因為看到了這樣的發展,水晶郵輪才毅然決然地修改他們原來的類似計劃,並且把它從 Exclusive Class 改為 Diamond Class,這個雖然聽起來比較實際,但卻更具可行性的新方案。
雖然清醒的稍嫌晚了一點,但總比不醒的好。等 Diamond Class 下水時,傑夫不如也組一團去朝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