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的好處之一,是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比起已經成家的人要多出許多;但困擾的是,大多數單身的人並不知道究竟要用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去做些什麼。
星期天下午,通常是我用來馬拉松美劇和電影的日子;但今兒個突然心血來潮,覺得極有必要將這兩天縈繞在心頭的想法給整理、記錄一下。
另一個目的,是稍微降低心裡的罪惡感;畢竟將假日美好時光全給浪費在電腦螢幕前這種事,似乎不是運用時間的最佳選擇。 單身的種種好處,經常一個不留神,便成為生活中放縱、沉淪,甚至墮落的方便藉口。
不過今天不談單身,也不講罪惡感,而是要分享我眼中歲月的面貌。 有個集合了各種公式的英文網站,其中一項功能,只要輸入起迄二組日期,便能自動算出之間一共經過了多少天。 13012,這是我將自己的出生年月日輸入後,到今天為止我已經存在於世上的天數。 上面同時也顯示了不同的格式,例如 427 個月又 14 天,或是 1858 週又 6 天。 這些數字之所以令人玩味,是因為它們某種程度上突顯了人們有多麼不愛惜光陰;至少,在我身上有這樣的效果。
因為在已經結束的 13011 個日子裡,我不確定有多少比例是具有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被浪費掉的實際天數,恐怕會比頂新的工業用油消息更讓人吃驚。
打從每個新生兒從還在娘胎裡的時候,人們便偏好用最基本單位的時間量度來記錄其成長過程。 這些只有幾個掌心大的嬰娃兒們,像是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一般,會受到風土和製酒方法的不同,隨著歲月的推移而逐漸熟成;有些能成為頂級的佳釀,有些則只能成為平凡無奇的餐酒。
從週歲、滿月一直到做十六歲 (台南的成年禮習俗),年紀輕時每天最盼望的,是能趕快長大,以便去做那些大人們禁止孩子做的事。 等不及了,就暗地裡偷做,小學偷拿錢、國中學抽煙、高中嚐禁果…,雖然大多是些不堪的事情,但在當時皆有種進度超前他人的優越感;畢竟那些好孩子的生活和我相較起來,簡直是乏味極了。
雖然不是一直到第 13012 天才有所頓悟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今天大概也沒這心思寫作),但這幾日確實有著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許是正處於一個不老不小的尷尬年紀,加上單身所伴隨而來的自由和彈性,當大多數同年齡的人光是要平衡工作和生活便已分身乏術時,困擾著我的卻是該要如何運用這些多出來的時間,才不算浪費。 請別誤會,我絕不是因為上進才有這種危機意識;相反地,是因為已經虛擲和葬送太多光陰和人生的可能性,所以才更不能放任自己像從前那樣過日子。
不浪費時間,知易行難。 畢竟,要做些什麼才能算是有意義?不浪費? 一但想到這環節上,生命便會再次成為一道難題;人為什麼要找自己碴? 別人為什麼要找我碴? 一事無成地每天混日子犯法嗎?
單身的另一項缺點,就是生活的重心和焦點幾乎全在自己身上,因此只要日子稍微過得馬虎了一些,很快便能夠察覺出來;並且反覆地自我質問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沒問題嗎? 雖然是睜隻眼睛閉隻眼睛就能夠打發掉的問題,放縱的日子過久了,便會時不時地認真檢討、批判一番,並許下由此刻起要拋棄陋習,然後發奮努力的自我期許。
就像是每年年底所寫下的新計劃一樣,清單上列出要完成的事,往往新的一年還沒過老,便已經給忘得一乾二淨。 然後在像這樣一年快要過完的時刻,才悲憤地自我解嘲、懺悔,惋惜又是一年的光陰荏苒虛度。
有時不免好奇,如果人生做了不同的選擇;沒有不安份,沒有上台北,沒有離故鄉,今天的我,會是什麼模樣? 我仍然能夠像現在這般,找到對於工作和生活的熱情嗎?
請別誤解,雖然編號 13012 這一天恰好被我用來檢示自己是否紮實地過日子,但我對於自己的現況可沒有太大不滿。 事實上,令人擔心的是這種稍不留神就鬆懈、自滿的舒適感;因為當停留 Comfort Zone 的次數和時間越長,就越不容易去嘗試新的突破和挑戰,如此一來即使你的能力沒有退化,但由於別人一直在學習和成長,不管願不願意,早晚會被迫走出舒適圈;若到那時才發現技不如人,只怕為時已晚。
人們對於許多生活中的瑣碎事物經常是斤斤計較,但對於一去不復返的時間卻是意外地大方、豪爽;彷彿這是世上最廉價、甚至完全無需成本的東西。 許多人甚至願意額外支付費用,去「殺」時間。 至少,枉死在我手上的時間,就不計其數。 從這方面來看,我肯定是殺手級的人物。
僅管沒把握將來不會再錯殺無辜,但起碼我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一直停留在舒適圈裡,不要設定過低的目標,更不要天真地認為能力已經達到了可以自滿的程度。
不能成天只是光提醒別人留意,我自己也得要離開舒適圈才可以呀!
日誌第 13012 號文末註記:
光陰無價,能少浪費一秒就是多賺一秒;愛財如我,就請把時間當作金錢一般對待,貪婪地豪取狂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