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十月初我第一次搭乘了大洋郵輪(Oceania Cruises)的船隻前往愛琴海與亞得里亞海給人伴遊。 自2003加入郵輪市場後,Oceania 以每人每晚平均250~400美元低於市場頂級郵輪主力業者一般700~850美元的訂價策略,吸引了許多歐美的退休人士前往搭乘,試圖要搶食中、高價的郵輪旅遊市場。 一直以來 Oceania 對台灣的郵輪客來說都相當陌生,主要的原因是市場M型化,旅遊業者通常會在高價或平價的郵輪間做選擇,因此有意願主動爭取代理 Oceania 的台灣業者並不多。 而它之所以會出現在我們的雷達上,完全是因為2011全新下水的這艘新船 Marina。 才剛加入市場,便與稱霸中型頂級郵輪市場(600-1200名乘客)已經好一段時間的水晶郵輪 (Crystal Cruises),在專業郵輪評比中並列第二名。(水晶郵輪一共只有二艘船,分列該等級的一、二名) 但在實際搭乘之後,我想僅管 Marina 號擁有許多 Crystal 上面沒有的優點,但在服務和活動設計上仍有不少可加強的空間。 也許短時間要追過 Crystal 的可能性不大,但這艘新船絕對會是我們未來幾年會強力推薦給消費者的熱門商品。
Marina 號最吸引我的部分,是船上多元的餐飲選擇。若將泳池畔的 Waves Grill 和兩家需額外付費的餐廳Privee 和 La Reserve 都算進去的話,Marina 號上一共有9家不同的餐廳可以用餐,這也是目前同噸位等級的郵輪裏擁有最多用餐選擇的餐廳了。 而且不單只是選擇多,每一家餐廳所提供的料理質量也都在水準之上;也難怪有專業郵輪評論家會在 Review 上開宗明義地說「Exquisite dining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on Marina…」,我覺得這樣的說法實在是再適切不過了。 因為我對這艘船最滿意的部份,除了千織埃及綿的寢具之外,就屬船上的精緻餐飲了。
許多國外的郵輪的評論網站會將 Oceania 歸類在 Upper Premium 這個類別,主要的原因除了它的船費訂價相對平易近人外(一般提到 Luxury 就會連想到荷包失血),它的費用所包含的項目也較少,一般頂級郵輪會含在內的服務人員小費、酒精性飲料,在 Oceania 上皆需要另外付費。但老實說,不論是在服務的水平或是船上的設施,我一點也感覺不出來有比 Silversea 或 Crystal 要差到那裏去,特別是船上超乎我預期之外的高品質餐飲水準,我想 Oceania 在 2011年Marina 號加入服役行列,2012年姐妹船 Riviera 號也陸續下水後,將會慢慢成為頂級郵輪市場一個極具競爭潛力的業者。 從 Riviera 首航航次的艙房早在半年前便已銷售一空的情況看來,Oceania 的後市相當值得期待,也肯定會替市場帶來不少新的衝擊。(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學家主張競爭本身是件好事,因為只有透過競爭才能夠刺激出新的服務、思維和商業模式,並提高消費者利益)

Marina 號上最大的賣點之一,是找來了世界超級名廚 Jacque Pepin 來為新船的餐飲把關,甚至在船上還設有以他為名的高級法式餐廳 Jacques,提供經典的法式菜肴如烤蝸牛、鵝肝、還有Pepin的招牌菜法式烤肉(rotisserie)。 但不單只是有名廚的加持而已,Marina 號上的餐飲之所以出色的原因還包括了多元的用餐選擇,在美式餐廳 Polo Grill 裏能吃到整隻的活龍蝦、32盎司的巨無霸牛排。義式餐廳 Toscana 裏有道地的義式生牛肉、香料烤羊腿。主餐廳 Grand Dining Room 裏每晚更換菜單的高級西式料理。自助式餐廳 Terrace Cafe 早午晚三餐提供豐富多樣的各國美食像壽司、牛排、義大利麵、龍蝦尾…。還有東方人最需要的亞洲餐廳 Red Ginger ,提供東南亞的風味料理像是泰式炒麵、炸春卷、海鮮湯…等等。 而上述提到的幾家特色餐廳全都不需要另外付費,僅需事先預約,但由於特色餐廳的座位有限,故預約的時候經常會客滿,故建議出發前便事先透過代訂的旅行社為你將餐廳訂好,避免上了船以後被迫要排到很後面的日期才能品嚐到特色餐廳的美味佳肴。
對於喜愛品酒的乘客,船上的 La Reserve 絕對是不可錯過的一家餐廳,除了需事先預約之外,每人還需額外支付US$75的費用,這裏頭包含了餐和搭配每一道菜的酒(Wine pairing),以它所提供酒的等級來說,75美元的費用其實還算划算,下回若還有機會送客人上船,我會建議多收點團費,然後安排一天到 La Reserve 來用餐。 此外還有一處我超級想嘗試,但卻找不到人一塊兒去的高檔餐廳 Privee,這個餐廳一次只能容納八個客人,因此是相當適合私人舉辦餐宴的高級獨立包廂。 八個人的費用要US$1000,吃的是七道式的頂級料理,有天晚上溫董夫婦接受 Uncle Lin 的招待前往 Privee 用餐,我後來想想在船上的時候沒找 Joe 商量我們不如也找 6 個人湊成一桌去吃吃看實在很可惜,未來如果還有機會搭乘,一定要把 Privee 也設法安排進去,讓搭乘 Marina 的體驗更加完整。(當時在船上實在太忙,每天都好多事要處理,沒能好好考察船上設施實在可惜…)
Marina 號的客房水準
Marina 號上一共有600多間客房,最大載客人數為1258名,而其中數量最多的房型便是 Verendah Stateroom,一共有466間,其次則是 Penthouse Suite,共有124間;因此這兩種房型是在銷售時向客戶推薦的主力種類,一來取得房間較容易,再者客房的舒適程度也較容易符合消費者的預期。

我這次所住的房間便是位於行政樓層的 Verendah Stateroom,雖然站在節省成本的立場伴遊的房間應該越便宜越好,但由於船上只有20間沒有陽台的海景房 Oceanview Stateroom 和14間內艙房 Inside Cabin,而且很容易就會賣光,因此我的房間才一路被往上訂到了 Verendah Stateroom。(Lucky~!)
對於已經搭乘過不少次頂級郵輪的傑夫來說,Marina 號的房內設施還算舒適,但 Verendah Stateroom 的客房空間感比起 Silversea 和 Regent Seven Seas 來,還是稍微壓迫了一些,而且也沒有獨立的更衣儲物間 Walk-in Closet,雖然說這對一個人住的我影響並不是太大,但若考慮到一般旅客兩個人至少會有二到三件大行李的情況下,那個獨立的儲物間就非常實用了。 有鑑於此,我想應該只有 Penthouse 等級以上的套房才會比較接近市場上主流頂級郵輪客房的水準。
房間內有平面電視、Minibar、書桌、Room Service 菜單,無線網路…等一般乘客會需要使用到的各項設施,陽台的大小也適中,雖不能在上頭打露天麻將,但看書吹風打盹是一點問題沒有。 需要特別提的一點是船上所提供的無線網路品質相當糟糕,在房間裏幾乎沒有辦法使用,導致我總是要帶著小電腦到 Internet Cafe 或是 Lobby 去才能順利地收發 e-mail。 而且這樣品質奇差無比的網路服務,收費卻是我所搭乘過的郵輪中最高的,Pay as you go 每分鐘US$0.98,從連線成功到寄出一封電郵,平均需費時5~7分鐘,也就是說我每天單單只是早晚各查看 e-mail 和回信一次,總計就要花掉約US$15,實在是相當不划算,因此後來除了公務需要,幾乎都是遇到上岸時有咖啡廳提供 Free Wifi 時才會拿手機出來上網。
清潔人員原則上每天會進房來打掃二次,一次在早上客人出門以後,另一次則是晚餐的用餐時間。 許多搭過郵輪的人可能都曾有過 Housekeeper 將浴巾和你的太陽眼鏡拿來折成各種動物的有趣經驗,但這其實並不是船上清潔人員面試時被要求必備的技能項目之一,因此請不要過度期待每一艘船或是每一間房間都能有對折浴巾抱持高度興趣的 Housekeeper,他們的 Job Description 裏可從沒提到 Towel Animals 過。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這樣一個在既辛苦又乏味的重覆性工作之中,還願意撥空為你製造驚喜的 Housekeeper 時,請大方地向他們道出你心中的感謝,因為你臉上的笑容是他所能夠獲得最好的獎勵,當然如果你想再給點小費給這些辛苦的清潔工人的話,他臉上的笑容肯定會比你的還燦爛,然後隔天你會發現房間裏居然成了動物園,從床上到沙發全擺滿了浴巾…。






.
船上的公共空間

這是我頭一次搭乘6萬噸以上的郵輪,因此原本預期在船上的設施之間移動可能會不若在噸位只有一半的小船上來的容易;但出乎意料的是,Marina 的設施不但相當集中,在動線的規劃上也非常流暢;因此僅管 Marina 可以乘載超過千名的乘客,但並沒有我想像中來的那麼擁擠,許多的公共設施也幾乎都不需要排隊等待便可以使用。
我在船上最喜歡的地方非圖書館莫屬,這裏不但有相當舒適的空間供乘客可以舒服地坐下來閱讀,藏書也極為豐富,即使是沒帶自己的書上船,也一定可以在這裏找到一本喜歡看的來讀。最讓人滿意的是它將空間設計成一格格的閱讀區,區與區之間用書櫃間隔開來,兩旁則保留了能同時兩個人穿越的走道。 每一塊區域都會擺上幾張沙發,有的甚至有懶人椅能讓你將腳180度放平在椅子上,整個空間營造出猶如是在家裏的客廳或書房閱讀的舒適與自在感,因此成了我每天需要在電腦上工作時最常來報到的場所。 更棒的是在圖書館的盡頭處便是 illy 咖啡館,工作累了隨時想拿杯咖啡或抓塊餅乾,走兩步便到了,對我們需要長時間埋首在螢幕前工作的人來說實在是太貼心的設計了。




整艘船所流露出來的是帶點風尚的奢華感,在船上走動時,幾乎隨處都可見到藝術品和畫作,真的有看喜歡的作品,還可以參考一下畫上的標價,考慮是不是將牆上的畫給帶回家。船上不定時也會舉辦藝術品拍賣會,從售出作品的數量看來,其實船上的乘客還挺熱衷這類拍賣會的呢。
搭乘新船最大的好處便是上頭的每樣設備和物品都相當新穎,而且除了一般郵輪常見的裝設外,也會納入新的元素和從來沒人試過的大膽設計。例如Marina破天荒地在船上打造了一個美食廚藝教室,讓喜歡作菜的乘客除了可以跟著廚師一塊兒學料理之外,還能有親手實作的機會,這對寸土寸金的郵輪空間來說,真的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不但如此,在廚藝教室的隔壁還設有藝術中心,定期由駐船藝術家和攝影大師舉辦講座,讓對藝術感興趣的乘客能有直接與藝術家互動的難得機會,這在我過去所搭乘過的頂級郵輪上都從未見聞過。

其他乘客們較常使用的設施例如咖啡廳、游泳池甲板、觀景廳、酒吧…等等,在這次搭乘的過程當中也都沒有過度擁擠的感覺,行程樓層甚至還有專屬的交誼廳可供使用,因此在公共空間的規劃上 Marina 做得還算是成功。 至於用餐場所的氛圍則是完全在水準以上,每一家餐廳不但特色各異,使用的餐具和內部擺設也都相當地切合主題,看得出來船公司在這方面下的功夫。 唯一的缺點是少部分餐廳的服務生素質仍不到位,服務缺乏熱忱,也不夠親切;此外船上供餐的速度稍嫌慢了一些,許多團員後來因不奈等候,後來索性都上12樓的自助餐廳吃晚餐,省得一頓飯吃下來要二、三個小時。 (乘客太多的船果然還是會有這類問題,在載客數600名以下的頂級郵輪上,雖然也要吃上近一個多鐘頭的時間,但最起碼每道菜之間的間隔不會像在 Marina 上頭這麼長。)
總結來說,我個人認為 Marina 在亞洲市場會有相當不錯的銷售潛力,特別是它在船費訂價上的優勢和多元且具高質量的餐飲水準這兩個部分,讓它成為今年頂級郵輪市場的一匹黑馬,也讓明年即將下水的姊妹船 Riviera 的首航航次甫開放訂位便己被消費者和旅行社給搶訂一空。 而對於初次嘗試搭乘郵輪的消費者來說,Marina 也會是我推薦清單上的前面幾名。僅管船上的活動規劃和主題派對仍稍嫌弱了一些,但整體而言這仍是目前市場上價性比較高的船之一,加上船又新,因此較容易滿足消費者的期待。 如果 Marina 有認真地看待每一位乘客所填寫的滿意度問卷和意見調查表,並持續加以改善仍不盡理想的服務項目(費率昂貴但連線品質卻奇差無比的無線網路)或船上設施(如淋浴間高度偏低,洗澡時個頭高大的老外容易撞到頭),說不定有天能取代 Crystal Cruises 長期稱霸的中型頂級郵輪市場(Mid-Size Ship / 600~1200人),成為名符其實的市場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