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色的小蟲子從米粒縫隙間爬出來時,我下意識地伸出手指一擰,接著將捏在指間的蟲和米攤放在另一隻手的掌心,打算細看這不知怎麼鑽進密封盒裡的蟲子,究竟是何方神聖。豈知腦袋還來不及反應,便又有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小黑蟲從潔白的米粒間爬出來,前仆後繼現身的氣勢,仿佛是要來營救方才被俘虜的同袍。我驚嚇之間失手甩落了原本擱在掌心的蟲和米,但很快便重新找回鎮靜,將兩隻手都投入滅敵的作戰中。白茫茫的米灘上剎那間指如雨下,原本藏身在米粒間的小黑蟲似乎也耐不住這般翻天覆地的攪擾,一個接一個地冒出身來,和我的手指進行最終決戰。
長這麼大,我還是頭一回看見真正的米蟲。為了確定自己看到的是米蟲沒錯,還特地上網查詢了米蟲的相關資訊和照片,才總算確認了這些小黑蟲就是米蟲無誤。但更令人感慨的,是雙方相遇的時機,未免也太過巧合,怎麼會在我成為米蟲的日子裡,竟遇見了真的米蟲呢?!
如果被我消滅的這些米蟲擁有和人類溝通的能力,我猜它們在被捏碎前大概會對我抗議「本是同根生…」,一樣都是米蟲,為什麼要誅殺同族呢?
望著鍋裡熱氣蒸騰的白米飯,我突然好奇自己認識的人之中,有沒有和我一樣,一輩子沒見過真的米蟲的?幾口飯下肚後,腦中甚至興起了更荒唐的念頭,想說不然可以設計一個米蟲孵化膠囊,把白米裝在一個大小如一卷底片的透明容器裡,然後分送給最近和我一樣不但因為疫情減薪休假,即使進辦公室也只能混日子的“人間米蟲”們當作警惕,祈禱在真的米蟲孵化出來之前,我們就可以擺脫米蟲的身份,抬頭挺胸地做“人”。如此應景的商品,不但自用送禮兩相宜,在旅行社缺乏收入來源,卻滿屋子米蟲的當下,說不定還會意外爆紅,成為公司營收久旱之後的甘霖,甚至進一步註冊米蟲商標,發展一系列的周邊商品,例如米蟲 LINE 貼圖、米蟲造型出氣抱枕、米蟲御守、米蟲文學…。
在流行過正能量、負能量之後,有沒有機會也掀起一波米蟲風格的「零能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