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有句經典語錄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
這句話,對收入歸零的旅遊慘業來說,此刻聽來格外地有感;因為政府補貼三個月的金額,可能還不夠很多公司一個月的開銷,如果想要看到後天的太陽,除了削減成本之外,別無他法。
我不確定還有多少旅行社迄今還沒有進行減薪的措施,但即使真的有,想必也剩沒幾家。傑夫服務的公司雖然從五月份開始也將加入減薪的行列,但減薪期間每個月額外多出了六天的休假機會,卻也讓整天無事可做的員工們,意外地獲得了可以自由運用時間的難得機會。如果不是疫情,我猜想大概也沒有機會從每天衝啊、衝啊、衝啊的庸碌生活中暫時抽離,停下腳步來問問自己如果有天不需要日復一日朝九晚五地工作了,會用什麼方式過日子?有沒有辦法在生活的其他領域找到意義和價值?
對於像傑夫這類以職場作為生活軸心的人來說,工作以外的事其實都相當地隨便,因為週末追追劇、看看書、餵餵流浪貓,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從來也沒有需要事先進行規劃的必要。而究竟是為了省錢所以主動擁抱了宅男生活,還是因為一直過著宅男般的生活所以省下了一些錢,連我自己也很難論斷;誰都沒料到的是,長期的撙節生活竟然有天會派上用場。
如同擁有雙重身份的超級英雄般,我往往在提著公事包出門的那一刻感覺自己像名社會菁英,然後在回到家穿上短褲後又瞬間變回一個宅男魯蛇。如果只是週末倒還好,但現在每週當魯蛇的時間居然要比扮演菁英的時間多?意識到平衡即將被破壞的我,於是不得不開始思索逆轉的策略,好確保在這段不知道要持續多長時間的蟄伏過去後,能夠以最佳的狀態重返戰場。
認真地檢討自己的宅男生活,自出社會工作以來,這還是頭一遭。特別是在政府極力呼籲民眾沒事少出門趴趴走的防疫期間,應該接受表揚的宅男模範,怎麼反倒檢討起自己來了?
曾有過瀕死經驗的人說,死前的那一剎那,此生的回憶會像蒙太奇電影般在腦海中閃爍流轉。儘管電影和小說裡也是這樣演這樣寫,但是我總好奇人死之前是否真會在腦中播放往日的回憶,如果傳言屬實的話,那我將死的那一刻,不知會播些什麼內容?我曾經最接近死亡的情況,是某次在恍神的狀態下過馬路,然後在迎面而來的大卡車撞上我之前,千鈞一髮地和其擦身而過。當下除了驚歎差點一命嗚呼之外,腦中一片空白,沒有回憶的蒙太奇,什麼都沒有。
這場百年的瘟疫,逼著很多人放慢,甚至停下步伐來,赤裸地去檢視自己的價值和人生。我曾經以為自己活得也算體面了,但在菁英的面具被脫掉後,才赫然發現生活竟然有那麼多的空白和空洞;之所以看不見回憶的蒙太奇,會不會是大腦根本找不到東西可以播?
對許多人來說,這段生活被新冠肺炎給徹底顛覆的日子,無疑會成為日後最鮮明的其中一幕畫面吧!
周休四日的第一天,不如就從挑戰一天追完日劇《我想一周休四天》展開…
(疑~!我怎麼感覺這樣的計劃相當地令人不安,如此一來不僅無法逆轉,豈不是加速沉淪了嗎?)
祝福所有被迫放慢腳步的朋友,生活可以比我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