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 跌了 19.93%,RCL 跌了 25.75%,NCLH 跌了 26.90%,三家業者業者的股價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經累計下跌了約 60% ~ 70%,短短兩個月間減少的市值便逾 420 億美元。以 RCL 為例,過去一年最高點的股價是 135.32,3/9 收盤的價格卻只剩下 48.27,不要說投資人情何以堪,就連郵輪公司的 CEO 和 CFO 們大概都覺得冤枉;無奈防疫期間不適合抱團取暖,因此只好各自咬緊牙關忍耐並且盤點財務資源,準備迎接有史以來最寒冷的春天。
在美國政府還沒有宣佈郵輪旅遊警示前,三家郵輪集團光是因為亞洲疫情而造成的損失,估計額便已經高達 7.5 億美元,這個數字在政府頒布警示且義大利疫情失控成為歐洲破口後,勢必還會再上升。但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不管疫情對獲利的衝擊有多大,這些公司的價值真的有這麼低嗎?不僅本益比剩下約 5 倍,三家公司的市值也都大幅低於淨值,明明是賺錢而且年年成長的產業,怎麼會一夕間便被投資人棄若敝屣?
如果只是搭郵輪覺得不過癮,那現在真的是可以考慮買郵輪公司股票的時機;在經過了昨天的暴跌後,股價真的好便宜。但有沒有可能更便宜?也許有吧,但除非整個世界無法從疫情中走出來,股價絕無一直這麼便宜的道理。你好奇為什麼傑夫這麼積極地慫恿大家買郵輪公司的股票?因為防疫期間無法刺激消費者去搭郵輪,因此只好改勸敗當郵輪公司的股東,盼能一起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共享風雨過後的榮景…。
觀光旅遊產業是這波疫情的重災區,新聞媒體天天報導,負面消息之多,幾乎已到讓人麻痺的程度。體質好還勉強蹲的住的,只能勒緊褲帶苦撐等待“秋天”,因為不只春天,現在連夏天也似乎無望;規模小體質差的,則一個個被財務的壓力給打趴下。「六月前 500 家旅行社倒閉, 1500 家無薪假…」的聳動標題,以目前疫情在歐美快速擴散的情況來說,說不定一點兒都不誇張。但多數會倒閉的,我猜想大概都是些本來就經營困難,處於懸崖邊緣的業者;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即便和郵輪公司一樣因為疫情受到重創,倒也還不至於就此一蹶不振。如果疫情是一場十回合的拳擊賽,那麼目前大概只打到第三回合,但不管對手如何強悍、難纏,真正一流的選手,絕對不會輕易地放棄比賽;但如果到第六回合還無法 KO 新冠肺炎疫情,那大概很多都必須認真考慮半薪甚至無薪假的選項,以便確保能夠撐到最後一個回合。
這是我對待新冠肺炎疫情的態度,一場不管打幾回合,但最多十個回合一定會結束的拳擊賽;必須要能挨得住打,才能有機會挺過危機,甚至逆轉勝。
不要小看餓了一整個春夏的觀光旅遊從業人員,等我們重新站穩腳步後,會讓世人知道什麼叫“報復性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