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避稅不是什麼新鮮消息,但他們選擇置產的根西島,除了稅賦優惠之外,其實也是一處熱門的郵輪目的地。島上的首府聖彼得港(Saint Peter Port),則是主要停靠的地點。
根西島是英國的海外屬地,位於英吉利海峽靠近法國海岸線的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之中,其與周圍的數個小島組成了根西行政區。根西島的面積 65 平方公里,居名約六萬多人,是英國三大皇家屬地之一,也是英國海峽群島的第二大島。儘管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法國,但根西島的居民還是選擇忠誠於英國皇室;島上的行政獨立,有自己的貨幣並且每年發行精美的郵票。
由於聖彼得港沒有適合郵輪直接停靠的大型碼頭,因此必須以泊船的方式上岸;天候不佳時,也經常會出現行程被取消的情況。
Hauteville House
雖然因為實施低賦稅(無增值稅)讓根西島成為遊客們購物血拼的好地點,但島上最吸引我的,則是一處名為 Hauteville House 的景點,這棟位於高坡上的宅邸,是法國大文豪雨果(Victor Hugo, 1802 – 1855)在流放時期曾經住了十五年的家;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悲慘世界 Les Misérables》,便是在這裡完成的。而和位於巴黎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的雨果故居不同的是,在巴黎的住所是租來的,但在根西島上的這處宅邸則是雨果擁有的唯一一處私人房產。因此房屋的格局、屋內的陳設和裝飾,自然也全都是由雨果本人親自操刀設計。
1851 年 12 月 2 日拿破崙發動政變後,雨果被驅逐出法國,隨後於 1852 年從比利時被驅逐,1855 年又從澤西島被驅逐。於是他在 1856 年搬到根西島,並且用詩集的版稅收入在這裡買下了 Hauteville House 這處房產;在其長達 19 年的流放歲月中,最後的 15 年便是在此度過。雨果的這棟故居在他離世後一直由他的家族們所持有,直到 1927 年,為了慶祝浪漫主義運動一百週年紀念,由雨果的孫女 Jeanne Negreponte 和他孫子 Georges Hugo 的孩子們代表雨果家族將其捐贈給巴黎市政府。
宅邸一共有五個樓層,樓頂設有一個觀景台,俯瞰著聖彼得港和哈維特灣的老城區。整棟房子及其內部裝潢完全是由雨果本人進行設計,反映了他在流亡期間亦絲毫未減的創作能量;因此宅邸本身似乎就是一件藝術品,一首將詩意用色彩和擺設視覺化的頌歌,一處供人窺探雨果如何將文學、哲思和世界觀延伸到日常生活的空間裡。
但令人吃驚的是,船公司提供的岸上觀光行程選項中,竟然沒有任何一個有帶乘客去參觀雨果故居!在進一步詢問後才得知,由於其只接受事先預約的導覽參觀,而因為預約的旅客太踴躍,因此即便在網頁上進行申請,有時需要一個禮拜的時間才能收到回覆。
我想要自己去雨果故居的計劃,便也在這瞬間給推翻了。
因為郵輪的到訪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水岸咖啡館和酒吧,老城內融合了喬治亞和攝政時期風格的各色建築;我在和緩的徐風推送下,漫步走到這棟法國大文豪曾經居住過的宅邸所在的坡地上,安慰自己雖然只能從外頭觀看,但也總算是登門拜訪過雨果一回了。
下次到巴黎去的時候,不如把在孚日廣場上的另一處雨果故居也擺進行程裡去吧?
如果當時在根西島上撰寫悲慘世界的雨果知道未來這裡會變成英國富豪們為了避稅而遁走的地方,不知心裡又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