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的青春好像就是那麼隨便地就給揮霍掉的。
也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吧,我對於身邊那些比自己年輕的同事和友人,總是懷揣著一種矛盾的期待,有時希望他們珍惜光陰努力上進,有時卻又希望他們可以擺脫束縛活出自我,成為一個有意思,有故事的人。
對少部分極幸運的人來說,這兩件事可能並無衝突,但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這個社會對你的期待,往往限制了你去嘗試不同人生道路的可能性;沒有錢基本上就等同沒有前途,時至今日人們最常用來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方式,還是他的年收入高低、家庭背景(可繼承的遺產)和容貌美醜(不要懷疑,長的漂亮自古以來都是一種無形資本)。於是我們在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全都成了錢的奴隸,成了權勢的奴隸,成了容貌的奴隸。
至少,我似乎到現在都無法擺脫對金錢、權利和容貌的迷戀。我覺得自己非常明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但也清楚地認知到現代生活的複雜程度已經不容許我低估金錢對一個人的選擇所能產生的影響。如果不是為了錢,我想很多人的選擇會非常不一樣。
而過去這一年來我最深的感觸之一,大概就是對金錢的那股懸念終於慢慢出現鬆動。我想,我還是喜歡錢的;但因為認清了自己要賺到驚人財富的可能性相當低,因此比起將心思放在追逐金錢這件事情上,我更在意自己餘下的人生是不是有意思?還有沒有機會成為一個有故事的人?
對即將邁入四字頭的我來說,這真可說是件最奢侈的事。也許是因為沒有成家,加上崇尚簡單生活,就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已經算是擁有基本的財務自由;於是我不由得開始思考,如果金錢累積(消失)的速度就是這麼快了,我在人生的下半場還要凡事只考慮錢嗎?一個人要賺到多少錢,才能勉強算是活出了有意思的人生?是不是有其他的方式,可以用來發展屬於我自己的故事?
因此,2019 年對我來說不僅是新的一年,也是我正式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時刻;儘管還是愛錢,但卻不再是列為首位的重要目標。更讓我感興趣的,是尋找生活周遭那些有意思的人事物,以及那些有可能和我產生交集的各種深淺緣分。
我希望能帶著許多美好的記憶走向生命的盡頭,不需要被人懷念,也不需要被人讚揚;只要我自己能記得生命中有過美好的片段似乎也就足夠了。
除了極少數的例外,絕大多數的人最後都會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沖刷的無影無蹤。我喜歡的人,我討厭的人,最後等待著所有人的,都是一片靜悄悄的空無。死亡,似乎是人世間最終極的平等,一個人到頭來所能真正擁有的,只有活著的這段歲月和過程中的各種體驗,其他那些登記在你名下的,最終都不會是你的。
這大概是為什麼我對一個喜歡名牌精品的女性友人說,如果名牌可以帶給妳滿足和快樂,而且妳也負擔的起的話,那就買吧!為什麼要讓別人告訴妳該怎麼樣生活才正確?更何況,妳的人生,有必要和他們都一樣嗎?
我自己對名牌沒有太大的慾望,此外也真心的認為一個人所能擁有最好的裝飾品,是氣質和內涵,而這些和妳背什麼包、穿什麼牌子的衣服也無甚相關。需要為了“品味”這兩個字去砸錢購買昂貴的事物來證明品味不俗,說到底也就是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但一個人的斤兩輕重,並不會因為背了一個高級的名牌包,就完全不同。
對我來說,知道自己是誰,並且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比起別人怎麼看你要來得重要多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和比我年輕或年長很多的人交朋友的緣故吧!看著那些年輕的後輩,你會覺得生活充滿著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偶爾甚至會被他們的勇氣和膽識給啟發和激勵。而那些比我年長的先輩,則是我挖掘人生智慧的最佳對象;不管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可能是由於切身感受過,因此而領悟出來的道理,往往令人受用無窮。
馬上,2018 年就要結束了;新的一年,希望家人與朋友們都能健康平安快樂地生活。可以的話,也想多認識一些有意思的新朋友;夠幸運的話,說不定其中就會出現傑夫的女朋友。
時間不該看在月曆的數字上,感情緣分更不該放在新年新希望的期許裡。
真是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