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了幾年,料想住在冷宮里的家當數量應該已經大幅減少,豈知趁空盤點了一回,才發現儘管這幾年確實扔了不少,但有意無意地也積累了許多新的物品。
也許是因為察覺了這個事實吧,今年的剁手節我一樣東西也沒有下單購買。相反地,這段日子最常縈繞在心頭的想法,是自己還能丟掉些什麼?應該丟掉些什麼?
於是,找出一樣可以丟掉的東西,然後真的就把它丟掉,成了我每個週末的一項刻意練習。
把不要的東西扔掉有什麼難的?你可能會問。但最大的問題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其實都無法確定那些東西是自己真的不要的?說到底,如果是可以輕易捨棄的東西,那最初又何必費事把它買回來?
會住進冷宮里的,都是這類暫時用不到,但扔了又似乎有點可惜的物品。我們心裡會想「雖然目前不需要,但說不定那天又會派上用場了,還是先收著吧!」
整理箱里的空間,於是就這麼慢慢地被各種物品給填滿。
其實,真的需要扔掉的東西也沒有那麼多。但這大概是我用來解放自己的一種儀式吧!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似乎只有擁有很多東西,才能證明自己過得很好、很快樂。再說,胡亂買東西,不也是一種消費力的展現?
追求物欲的日子,於是持續了一段不算短的歲月。然後就像是突然覺醒一般,從某天起,開始習慣性地把屋內已經很久沒用的物品、很久沒穿的衣服,一件一件地拿去扔掉、回收。而每一回將東西丟掉的過程,都像是一次檢討,慨歎這樣東西不是才買沒多久,怎麼就已經成了可以丟掉的雜物?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當你還在為自己新學會的本領或技能沾沾自喜的時候,更新、更好的版本卻可能已經悄悄問世;於是你便面臨了一個極難堪的處境,是要狠心地丟掉舊技能,好擁抱新方法?還是無視有更好版本的存在,並且說服自己舊方法不一定會過時?
我在大約一年多前開始改用拼音輸入法來進行中文輸入,在這之前,我一直用的是在高中時學的無蝦米輸入法。之所以放棄已經用了近 20 年的輸入法,然後從頭開始學習一種新的輸入法,除了因為曾經考慮前往中國發展外,拼音的使用者數量遠超過無蝦米也是原因之一;但最關鍵的理由,則是拼音在電腦和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上都屬於內建的輸入法選項,而無蝦米卻必須另外進行安裝才能使用。當你使用的是一個雖然速度快,但卻屬於非主流(系統沒有內建)甚至逐漸消失中的輸入法,最終的結果就是除了在少數安裝有無蝦米的電腦上(通常是只有自己的那台),你在其他的裝置上都無法流暢地進行輸入。
因此趁著那樣的機緣(方便在手機上直接輸入簡體中文),我便捨棄了已經熟練的無蝦米,然後一個碼一個碼的重新學習世上使用人口最多輸入法:拼音。
會開始嘗試每週找出一樣可以丟掉的東西,除了是趁早培養斷捨離的能力,也是提醒自己控制物欲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清完了生活中的雜物後,也要抽空清一清腦袋里的雜物;只有持續不斷地檢視自己的足與不足,才有辦法判斷什麼該取,什麼該棄。
萬一那天可以丟的東西都丟的差不多了呢?
恭喜,那表示又有很多空間可以血拼了!
最高境界是家徒四壁,加油!
呵呵,那樣好像又太淒涼了,我還是留在一般境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