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這些團員,其實都是經驗豐富的郵輪乘客,若非如此,也不會選擇這樣一條特殊的路線;但顯然地,這大概也是他們頭一回嘗試“非主流”的航線,才會對於連續四天航海日感到陌生、疑慮。
多數人心裡顧慮的,自然是怕“無聊”;但潛藏在這層表面理由之下,則是台灣人勤奮儉樸的刻苦性格。畢竟難得出門一趟,又花了這麼多錢,如果只是待在船上,豈不是“虧”了嗎?若只是虧個一天兩天還不打緊,居然一連四天被“關”在船上?埋藏在潛意識裡的“虧”字,“關”字和“無聊”兩個字,往往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讓許多“忙”慣了的台灣乘客,對這類包含了多個航海日的行程敬謝不敏。
「我有一位已經搭了十幾年郵輪的客戶,有次和我分享說他覺得最難忘的其中一次航行,是搭 Queen Mary 2 橫跨大西洋。這個航次最大的特色,是上船後便一直在海上航行,下次再踏上陸地,已經要下船了。」
「所以你問我這連續四天的海上航行怎麼辦?我覺得,也沒有需要去想怎麼辦,因為“無聊”其實並不全然是一種負面的心理狀態;相反地,很多美好的意外往往發生在無聊至極之後的片刻…。」
我針對四天航海日的說詞有多少與會的團員們同意,無從得知;但這確實反映了我心裡的看法。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湊,不管富人窮人老的少的,有時候不知道是你在過日子,還是日子在過你。即使偶爾刻意地追求片刻清靜,只怕外在的聲音靜了,心卻如何也清不了;每隔幾下就要看看手機,看看錶,好奇怎麼時間過這麼慢?自己怎麼會覺得這麼無聊?都說時間就是金錢,就這麼待著可不行,得趕緊找些事兒幹…。
於是原本日子就忙碌的那類人,擠不出時間“無聊”;像我這類不上進,日子過得舒緩的,則是想盡各種辦法“殺”時間,避免自己覺得“無聊”。但正如我在說明會上與團員們分享的看法,其實我們可能都低估了無聊的價值,因為在無聊至極之後,有時候能感受到一種已許久不曾體驗過的清心寧靜;除此之外,在適應了“無聊”之後,面對這些多出來的時間,你將得以更自由、更具創意地去支配和利用。
「一天海上航行,很快就過去了。二天海上航行,好像也還 OK。但到第三天你大概開始忍不住,第四天簡直要抓狂…」
「剛才說的是有可能發生的其中一種情況;但也可能你到第三天的時候反倒愛上了這樣的悠閒、緩慢,然後發現自己擁有許多隱藏的特殊能力,例如不怕無聊和獨處…」
「從你們擔心四天海上航行的這點來判斷,應該都還沒有體驗過像這樣長天數航海日的行程。在這之後,不管你是抓狂還是寧靜,起碼你嘗試過了,也知道自己的 limit 到哪裡。」
我並不是全然說風涼話,在一次搭乘 Crystal Serenity 前往挪威北角的航次,我第一次體驗連續 3 天半在海上的日子。橋牌,便是那回在船上學的;接下管理職務的決定,也是那次旅行中,反覆多番思考後得出。這原本應該無聊至極的 3 天半,最後為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意外的影響;如果沒有這幾天可能會很無聊的日子,我或許會走上完全不同的生涯道路也說不定。
那時的我,還不太能夠掌握“靜”的要領。但經過了這些年的沉澱和洗練,四天甚至更長的海上航行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有任何問題;出門時帶上 Kindle,一本空白的筆記本,每天看看日出,看看海,看看書,看看雲,看看天,看看夕陽,看看自己…,也許正是像這樣的片刻,才得以享受須臾的清心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