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的晚上,難得地在下班後不是直接搭公車返回住處,而是前往市民大道上的一家居酒屋和友人喝酒聊天。我到的早了,於是便先進店裡在預約的位子坐了下來,一邊不著痕跡地暗自打量店裡其他的客人,一邊思忖這兩個因為工作而結識的友人,怎會突然想找我喝酒聊天? 我不是那種能夠炒熱派對氣氛的 High 咖,也不是談笑風生的交際高手,因此主動約我喝酒聊天的,或多或少會有些事想問我;而我會爽快答應赴約的,則通常是我也有一些事情想透過他們去瞭解。
灌了半杯生啤酒後,我情不自禁地向他們描述我心中公司轉型的藍圖,對自己將來的期許,以及對生活和工作的價值觀。自顧自地口沫橫飛講了好一會兒後,才倏然想起,他們今晚是不是有什麼事想問我?
「其實,我最近考取領隊執照,所以想問傑夫,要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專業領隊?」
雖然說對於這個自己已經扮演了近十年的角色有一定程度的自信,但當聽到別人問我要如何成為出色領隊的問題時,我仍然找不到可以用在所有人身上的標準答案。
「你因為工作的緣故,累積了很多一般領隊,甚至連我都沒有的能力和專業,那就是你的特色和優勢。至於領隊的工作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多學問;最困難的,其實是待人處事分寸的拿捏還有對工作的高度熱情。在我看來,你說不定早已經比很多資深的領隊優秀…」
在恭喜他考取執照後,我克制住自己愛高談闊論的劣習,鼓勵他之後大膽地自告奮勇多接幾個團,幾回經驗累積之後,便會是一名稱職的專業領隊。
「但傑夫你覺得你是能被複製的嗎?」
「也許某種程度上,百分之六十、七十吧;但為什麼要複製我呢?領隊的角色其實像演員,也像導演,自己參與演出,也主導劇情發展的節奏。同樣的故事,由不同的人去詮釋,就會有不同的風味和情境。模仿是初期最佳的學習方式,但在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如果要獲到突破,就必須像畢卡索一樣,去質疑、顛覆、挑戰自己,然後嘗試去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領隊的角色,我扮演了十年,決定收山的原因,並非對這個角色失去熱情;反而是因為從事領隊工作所累積下來的能量,讓我對自己產生了更高的期待;因此希望職業生涯裡除了領隊的角色獲得肯定外,也能在其他的領域有所發揮。
「如果下一個十年,我仍然將重心放在扮演領隊的角色上,會因為增加了這十年的經驗而變成比現在更出色的領隊?」每回對收山的決定感到猶豫時,我便會這麼問自己。
「年資二十年的領隊即使經驗和知識再豐富,帶一個團的收入,和入行二年的領隊也無太大差異。 帶團的工作雖然有意思,卻有一層無形的玻璃罩,將人給困在舒適圈裡;不管你再怎麼優秀,再怎麼自我感覺良好,最終仍然是一個可以被輕易就取代的角色。」
也許是擁有一顆強烈的「欲心」吧,當我確定自己在「領隊」角色已無太多成長的空間後,便一直認真思考下一個階段可以努力的方向。
紀律與同理心
或許是因為已經不再眷戀領隊的工作,所以反而能用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個角色。而要成為一名出色專業領隊的祕訣,於我自己的經驗而言,除了多元能力的培養,最重要的,則是「同理心」;只有先真心地試著去理解他人,自己才有被理解的可能。
但「同理心」容易嗎? 我練了十年,仍然沒有把握自己在這方面擁有足夠水準。 事實上,不管是語言能力、內涵或專業,都沒有速成的方法。 任何需要長期培養的能力,唯一的不敗祕訣只有兩個字,就是「紀律」。
「你的英文怎麼練的?」公司一位想提升英文實力的同仁私底下偷偷問我。
「紀律,每朝、每夕、每天、每週、每月、每年持續,沒有什麼訣竅,但我發現大多數人辦不到…」我從來不吝惜和人分享我的親身經驗,但也很清楚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卻不是多數人的菜。
在我眼中,一名出色的領隊,最重要的特質,首先是服務和工作的熱忱;再來才是專業。因為經驗和知識會隨著時間慢慢增加,熱情卻往往隨著時間消退。(或者像我一樣,轉移到其他的領域去)
假使能一直保持熱情,並且有紀律地不斷累積實力,那成為一名出色領隊,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不是廢話嗎?」你可能要問。
但會不會就是因為連這些「廢話」都做不到,才會樣樣不如人?
夢想很重要,但這其中有著微妙的差異;
積極的人「做」夢,
消極的人做「夢」。
你,是那一種?
最後一句話說得真好!趕快去做就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