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週從挪威出差歸來,一個念頭便不斷地在腦海裡浮現:「今年是入行的第十個年頭了,我的領隊生涯還有多久?」
一面環遊世界一面工作,聽起來像是種極夢幻的職業,至少我意外踏入這個行業的頭幾年,一直都抱持著這樣的憧憬。 幾度,我甚至羡慕那些資深的長線領隊,可以不用每日進辦公室上班,天天在風景秀麗的地方溜轉,然後二個禮拜的收入就是我上班一個月的二、三倍。
「他們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好自由、好快樂,不如,我也辭職去當 Freelance 吧?」加入自由人行列的懇切呼喚年覆一年地在我耳邊大聲高喊。 但命運就是這麼奇妙,我的 Freelance 生涯從來沒有正式的展開過。彷彿知道我有一日會感到後悔而用盡各種手段從中阻礙一般,即使我已經踩在了最外圍的邊線上,就差那麼一點點就可以完全擺脫辦公室朝九晚五的生活,命運還是將我給送回了方格裡,然後耐心地用歲月讓我慢慢去理解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麼?
日前,一個同業的友人在知道我刻意地慢慢減少自己帶團的頻率時,問了我一個相當有趣的問題。她問說:「帶團的收入那麼好,而且這筆錢還不用繳稅,幹嘛不賺?」
「我以前也覺得帶團很好賺,但妳知道我服務的對象大多是成功的企業家,幾年時間下來,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
「什麼奇怪的事?」她狐疑地重覆了我的句子。
「他們都很會賺錢,而且沒有一個是在帶團。」我狡獪地笑著揭曉答案。
「你好大的心,拿自己和人家比?」
事實上,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一直滿足於帶團的收入,那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究竟還有那些潛在的可能。 一但有了這樣其實已經很不錯的安心念頭,便會停止努力和進步;再更嚴重一些,就會變成自以為去過不少地方就好像很了不起的井底之娃。 我有時候很好奇,環遊世界能算作是一種成就嗎? 環遊過世界,一個人就能說自己很懂世界,很有國際觀嗎? 還是那不過是一種對數字的迷思,走過 186 國的風景就勝過只走了 6 國的? 請別誤會,我非常熱愛領隊這份工作,只是害怕自己或旁人用錯誤的角度去看待它的本質。特別是當局者迷,通常會過度放大這個行業風光那一面的,多是從事這行的人。
一個帶過三團土耳其行程的領隊,和一個帶超過三百團的領隊,在我眼中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有時候三百團的這位資深前輩還可能因為過度自負,而得罪旅客;反倒是這只帶過三團的,不但行事謹慎,而且服務態度佳。 更重要的是,帶團的工作無法獲得積累的效果;不管你帶團的年資再長,小費還是按照人數天數計算。年輕力壯的時候還能一個月拼三團,但一但上了年紀,就算人家願意關照派團讓你帶,只怕你的體力都已經負荷不來。 我看過聽過不少領隊圈子裡的一哥一姐級人物,但沒有任何一個前輩的職涯發展會讓我感到嚮往。 相反地,在辦公室裡的那些老闆和企業家們,不論老少,都擁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與氣質;腦袋瓜子裡不停盤算著的不是帶團員去買手工香皂可以拿到多少佣金,而是手工香皂如果引進台灣,會不會是筆好生意? 我從一開始便對賣香皂這類事絲毫不感興趣,因此入行十年,對於那裡有油水可撈這類資訊幾乎完全不清楚。 事後想想,這似乎也是件好事;因為不貪,反倒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很諷刺地,在轉了一大圈之後,我現在最喜歡的事,竟是每天進辦公室上班。因為這幾年我開始發現經營企業這件事,比帶客人到國外去吃喝玩樂更能夠帶給我滿足和成就感。 我的理想不再是無拘無束地當 Freelance,而是和我曾經服務過的客戶們一樣,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經營者。
經過近十年的磨練,在領隊的這個角色上,大概已經沒有剩下太多可以繼續成長和突破的空間。 但對於自己下一個階段所希望成為的角色,則才剛要起步。
雖然有點遺憾,但以後要在旅途中遇見專業領隊 傑夫.安東尼.董 的機會,恐怕會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