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種能夠使人極度著迷的飲品;而收集紅酒,今日亦已成為一種潮流風尚。 雖然古言道「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葡萄酒文化箇中真正的精妙和趣味,卻恰恰是這有著萬千姿態的「酒」。
從一個徹底的葡萄酒素人,到如今深深地迷上葡萄酒文化,全因一趟印象深刻的酒鄉行。 那回隨著郵輪造訪了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 ( Bordeaux ) 地區,那是個名字念在嘴里便覺唇齒酒香氤氳的地方;綿延數百里的葡萄園,在盛夏的驕陽下,將波爾多的熱情與浪漫映照得閃爍發亮。 這日的導遊,父親便是位專職的葡萄農;因此從小幫著到田裡採收、剪枝的他,一談起葡萄來,雙眼便燃起火般地明亮有神,也把一車子正陶醉在開闊鄉間景致中的眾人,唬得個個發愣失神,好像今天才頭一次認識葡萄般。
「波爾多被由南向北的吉隆河一分為二,但他們並不習慣將其劃分為東西岸,而是根據地理位置上的左右方向來劃分,分為左岸和右岸。左岸產區主要由梅多克(Medoc)與格拉夫(Graves)兩大產區構成,右岸著名產區主要有波美侯 ( Pomerol ) 和聖埃美隆 ( St Emilion ) 等。」講完了葡萄的故事,導遊開始介紹波爾多的葡萄產區。
過去我總對品酒這件事兒提不起什麼興頭,只覺得全都千篇一律,一伙人圍桌坐下聽完連珠砲般成串似懂非懂,或是有聽沒有懂的專業術語後,便開始輪番試飲。 「既不能開懷暢飲,也不可以喝醉;這般假惺惺地學人搖杯聞味的活動,真沒趣兒!」我努力地想要融入品酒的樂趣之中,但心中卻滿是疑問。 一直到和九月的波爾多相遇,我才頭一回真正地感受到葡萄酒的迷人魅力。
那是一種對豐饒大地的敬畏和感動,正值秋收農忙的葡萄田裡,採收工人扛著一簍簍珠圓飽滿的果粒在埂間來去穿梭;這一串串的葡萄,吸吮了一整年這塊土地的氣味,準備在釀酒匠人如魔法般的手藝下,轉化成一滴滴有著獨特風味的波爾多紅酒。 這大半天下來明明連酒瓶都沒見著個影兒,但卻意外地對葡萄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才發現,葡萄酒真正的趣味,不單是飲用時所帶來的滿足感;這由香氣、單寧、酸度和酒體間所共構出來的不同風土滋味所訴說的,是關於人們如何利用大自然的饋贈釀造出這一瓶瓶嫵媚多嬌的瓊漿玉液。
「葡萄採收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在葡萄採收的過程中,工人們需要篩選葡萄、清洗容器和器械。釀酒初期的工作也非常麻煩,葡萄汁會濺的到處都是,所以在真實的採收工作中,工人們需要帶上手套、護目鏡和特製的雨具,全副武裝。」望著山坡上正在進行採收的葡萄園,導遊 Henri 將手遮在額前,瞇著眼往田裡前後左右地查探。 「有了!那邊那個戴著黃色鴨舌帽的,就是我老爹,今年六十了。」
在這之前,葡萄酒於我,不過只是項附庸風雅的時髦飲品;易開罐拉環一拉便能豪邁暢飲的啤酒相較之下似乎更加率性、直爽,就連在價格上也親民許多。 但不知是因為長了年紀或是在這片豐饒酒鄉得到了意外的感動,葡萄酒中那種帶著酸澀口感的微妙變化,開始令人著迷、沉醉。
.
不管貪不貪戀杯中物,一趟葡萄酒鄉行,料想都會能夠滿載而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