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寫關於船的文章,已經相隔了好一段時間(沒辦法,傑夫的寫作生涯總是這般斷斷續續)。 最近為了增加公司新改版網站的可讀性,於是決定利用工作和休息的空檔,認真地來寫一些既可以自娛,又可以提供消費者資訊的文章。(基本上公司的網站算是重生,之前的版本傑夫連瞄都不想多瞄一眼,遑論要特意寫文去充實內容了)
出道近八年的時間,我幾乎將銀海郵輪(Silversea)、麗晶七海郵輪(Regent Seven Seas)和大洋郵輪(Oceania)旗下的每艘船都給搭遍了;但一直等到了 2013 年的七月,我才首度和水晶郵輪(Crystal Cruises)正式相遇。
雖然稱不上是相見恨晚,但我在實際搭乘過水晶郵輪的尚寧號(Crystal Serenity)之後,發現這艘讓許多客戶都讚不絕口的頂級郵輪,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可惜 2003 年下水服役的尚寧號,和近幾年輪翻下水的新船們相比,畢竟稍微顯老了一些;因此僅管在 2011 年斥資2500萬美元大幅度重新裝修,仍挽救不了人氣逐年下滑的頹勢。
「不管再怎麼加工整型,總不可能強過青春無敵的天然美女吧!」我不自覺地在心裡 OS 了起來。 舉例來說,大洋郵輪分別在 2011 與 2012 年下水,大小同樣是 6 萬多噸的瑪俐那號(Marina)和蔚藍海岸號(Riviera),這兩艘新船不但一進入市場便大受好評;更迅速地搶下了原本被水晶郵輪獨佔的中型頂級郵輪市場,導致水晶郵輪這二年的載客率明顯地大幅下滑。 以傑夫 2013 年七月所參加的北角航次為例,一艘能夠載 1,258 名乘客的船,最後竟只載了 700 人,亦即載客率僅有六成左右。(對乘客來說,人少是好事,因為服務品質明顯提升;但對船東來講,可就辛苦了…)
雖然高昂的船費可能是該航次銷售不佳的原因之一(傑夫住的房間全程15晚要價 9,225 美元,再加上 200% 的 Single Supplement,光船費總額就要 18,450 美元…),但日前和另一家郵輪業者的亞洲區主管餐敘時,他也聽說了水晶郵輪近年有不少個航次載客率似乎都不太理想的傳聞。
僅管聲勢已不比當年,競爭也越趨激烈,但水晶郵輪在有「郵輪聖經」暱稱的 Berlitz Cruising Guide 裏,尚寧號仍然以 1,717 分(五顆星)奪下中型郵輪的榜首。不難想見,緊追在後的,自然是2012年甫下水的蔚藍海岸號(1,702 分)和瑪俐那號(1,701分)。
有句俗諺叫「一白遮三醜」,而在郵輪的世界,基本上是新人勝故友;往往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心目中的最愛便可能已經換人了。

「船太舊了。」
「房間有點小。」
「從前搭過好幾次,已經坐膩了。」
「服務讓人印象深刻。」
「船上有日本料理。」
這些大概是我由曾經搭乘過水晶郵輪的客戶那兒最常聽到的評語。事實上,這些也是我對水晶郵輪的基本印象。 但在實際搭乘以後,我則產生了一些其他的看法。
不如先從船東談起吧!水晶郵輪不單是船上有日本料理餐廳這點讓許多乘客們津津樂道,其實說穿了,它根本就是一家日本企業。 水晶郵輪的母公司,叫作 NYK Line,NYK 是日本郵船会社 Nippon Yusen Kaisha 的英文縮寫。其是日本三大海運公司之一,資產超過一兆四千億日元。 這大概說明了為什麼水晶郵輪在 1990 年正式進入郵輪市場時的第一艘船 Crystal Harmony 在 2006 年由水晶郵輪除役後,會直接送回日本,重新裝修後變成 ASUKA II 飛鳥二號來服務日本旅客了。(飛鳥 II 的所有者,果不出其然也是 NYK)
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就連人家吃剩的餿水,日本企業都有辦法加以回收後,重新包裝成高檔商品來賣給日本金字端頂端的旅客。更讓人佩服的,是 ASUKA II 頗受市場好評,不單是日本客愛搭,就連在台灣也有一票飛鳥號的粉絲。 道地的生魚片、握壽司、可以泡湯的大浴池,再加上日式服務文化中,為人所津津樂道的「お持て成し」精神,讓 ASUKA II 華麗變身,從被嫌棄的舊船 Harmony,化成人們趨之若鶩的飛鳥女神。
飛鳥二號傑夫還沒搭過,因此無法客觀地去評斷她的優劣。但從船隻的甲板圖和設施介紹來看,她完全不是傑夫的菜。 除了船上的日本料理和日式服務精神稍具吸引力之外,對既不吃生魚又不特別熱衷泡湯的人來說,似乎沒有什麼必要上船。 但如果那天日本人弄一艘「火鳥號」或是向芬蘭買下 Angry Bird 版權,來搞一艘「憤怒鳥號」,那傑夫肯定會好奇地想上船去看一看,究竟上頭有些什麼特別的玩意…
So how is the Crystal Serenity?
重點,在搭完尚寧號之後,我究竟喜不喜歡? 答案,是肯定的。
我想,很少有人在搭完水晶郵輪後會感到特別不滿意。 有著日系血統的水晶郵輪向來以服務見長,甚至曾有海上的四季或麗池卡爾敦酒店這類說法。(關於這點,傑夫倒是不以為然,水晶上頭的服務雖不差,但也沒有好到讓人印象深刻。) 而對亞洲乘客來說最具吸引力的日本料理,在傑夫實際品嚐過之後,覺得那些食物除了具備解饞的功效之外,其實也沒有多麼讓人懷念。
但你可別小看「解饞 」的價值,特別是當你在異地長途旅行時。在連續吃了一個禮拜的西餐後,那一口沾了哇沙米醬油的鮪魚壽司所帶來的幸福感,遠超過我在三井日本料理吃過的高級套餐。 船上的這一小方天地,於是成了像沙漠中綠洲般的地方。
除了 Silk Road 絲路亞洲餐廳之外,在水晶郵輪上還有其他地方能夠吃到東方料理。例如早餐時間,5樓主餐廳 Grand Dining Room 裏提供日式套餐,不但有醬菜、日式煎蛋、海苔、味噌湯、白飯,還有一片煎的恰到好處的鮭魚。只要是遇上航海日或是早晨不急著下船的日子,傑夫和團友們幾乎必到 5 樓來享用一頓日式早餐。 此外在 12 樓的 Grill 晚餐時間提供亞洲風味小吃,像是蒸餃子、雞湯麵、炒飯…等食物。這些東西的味道當然比不上鼎泰豐,但當你已經吃了二個禮拜的西餐後,嚥下那口雞湯的同時,眼角竟不爭氣地泛起了幸福的淚光。
傑夫向來不是個特別重吃的人,日常生活吃的也可說相當地隨性,因此完全是基於調查的心態在考察船上食物的好壞。 大致上來說,整體餐飲的品質符合頂級郵輪該有的水準,但偶爾遇上舉辦主題式自助餐時,食物的質量便容易產生落差;出現熱鬧、好玩但不好吃的情況,讓人不禁有種期待落空、失望的感受。
另一個讓人感到困擾的安排,便是許多郵輪行之有年的兩梯次晚餐設計。一般來說,傑夫所搭乘的頂級郵輪都是採 Open Seating,且自由前往用餐的設計;僅有水晶郵輪受限於餐廳的桌數,因此延用了大型郵輪上常見的用餐安排,將乘客分為六點半和八點半兩個不同的梯次到餐廳用餐。
那同樣是六萬多噸,可載客千人的瑪俐那號(Marina)為什麼就可以不分梯用餐? 我想,這就是新船的優勢所在,因為大洋郵輪經過了極仔細的市場調查之後,在設計新船時便將對乘客來說使用率低的設施給拿掉,並將空間用來增設許多能夠讓乘客驚豔的項目,而其中最成功的,便是增加了特色主題餐廳的數量,並將餐飲的多元性提升到讓人印象深刻的程度。 在水晶郵輪上,往往到第三天以後,吃飯便成了一種任務;因為僅管每天菜單都會更換,但西餐的變化有限,因此很難讓人興奮的起來。 期待的心理,通常只出現在前往主題餐廳用餐那晚;而在營造乘客期待感這部分,瑪俐那號表現得明顯較好。
水晶郵輪上的食物絕對不算差,主餐廳的服務也讓人滿意。特別是對吃不慣西餐的消費者來說,水晶郵輪上的壽司吧簡直是海上天堂。 但對於傑夫這類「偽」美食主義者來說,還是16盎司大牛排、緬因州龍蝦、帝王蟹… 要來的豪邁、對味一些。
之所以從船上的特色餐飲做為切入點來聊尚寧號,是因為那是水晶郵輪在亞洲市場最常被拿來宣傳的重點。 至於其他細節如可以喝咖啡的 Bistro、12的 Lido 自助餐廳、缺乏吸引力的下午茶…等等,在同樣噸位的其他郵輪皆有,故無深入介紹的必要。 簡要地說,就是這些設施都發揮了其應有的功能,但卻沒有一樣讓我感到驚豔或印象深刻。 唯一值得提的,是尚寧號的下午茶場所設在 12 樓的 Palm Court,不知為何我總能在那裏聞到一股淡淡的油漆味,因此除了上去考察過一次下午茶的實際情況之外,幾乎都是在六樓的 Bistro 享用咖啡。
.
The Cabins
房間太小,是我最常聽到關於水晶郵輪的評語。但其實最主要的問題,並不是房間的大小,而是大房間的數量太少。 在 Serenity 上,附陽台的基本艙房大約有 25 平方米,和同級的瑪俐那號上陽台艙房的 26 平方米相比,只差了 1 平方米。 但雖然沒有小很多,對坐慣了 Silversea 或 Regent 的客戶來說,可就相當不習慣了。 因為在 Silversea 和 Regent 上頭最基本的陽台艙房都有 33 平方米,這 8 個平方米的差距,可是非常讓人有感!
「那多加點錢,住大一點的房間不就得了?」有人也許會這麼問。 但關鍵來了,由於水晶郵輪上的大房間少,因此定價比起基本的房型要高出許多,從 25 平方米的陽台艙房升到 38 平方米的 Penthouse Cabin,就要多付將近 60% 的船費。 如果想住到 50 平方米的 Penthouse Suite,就要多付約 120% 的金額。
傑夫的客戶倒不是消費不起,只是這買賣實在讓人感覺不划算;上回的北角之旅,客戶在聽到升等 Penthouse Suite 一個人要多付這麼多錢之後,都決定忍耐住 25 平方米的普通房間。 對性格壓抑的日本人或像傑夫這種四海為家的七逃郎來說,或許房間已經夠大了,但對住慣了百坪毫宅的頂級郵輪客們來說,這實在稱不上是「Luxury」。 礙於形象,他們沒辦法躺在地上擺動手腳哭喊「這不是 Luxury、這不是 Luxury、這不是 Luxury…」
房間除了對部分客戶來說稍嫌太小外,倒沒什麼其他太大的問題。 2011年的大幅度裝修讓船上的客房和公共設施幾乎看不出這是一艘已經服役十年的船。(但若仔細觀察的話,還是能找到歲月的痕跡) 我在 Serenity 上的這十幾晚,睡的也都非常地香。
雖然北角的航次費用偏高,但若是一般走美加東賞楓或是紐西蘭峽灣的路線,在促銷後的船費倒還算合理,有些甚至相當吸引人。只要不介意房間稍小,傑夫仍會推薦客戶前往體驗。
The Itinerary
也許是察覺了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只有兩艘船的水晶郵輪,在行程的規劃上,似乎較偏向於長天數的航程。 動輒十數天,甚至二、三十天的 Itinerary 對水晶郵輪的乘客來說,簡直稀鬆平常;天數太短的,他們還不太肯參加呢。(水晶郵輪有相當高比率的回頭客,他們的 Loyalty Programme 雖然條件很苛,但相對的福利也好,一但成為進階會員,很難捨棄改搭別的船去。)
由於地中海、北歐航次的其他選擇太多,因此在看完水晶郵輪全年度的行程後,真正能引起傑夫興趣的,除了一年僅有 1~2 個航次的「挪威峽灣.北角」之外,便屬「澳紐南北島」和「美加東賞楓」這幾條路線。

The Difference
一般常見的郵輪或飯店評比,總是會按照各個不同的類別將優劣項目一一條列出來…。 那種事,留給專業評比去幹就行。作為非專業的業餘撰稿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用理會專家們都怎麼寫,只要自己覺得爽快就行。 和搭郵輪旅行一樣,沒有所謂真正最好的船,只有這船適不適合你的問題。 貴不見得就一定好,便宜的也不一定就很難玩。
在 Crystal Serenity 上頭的各種設施,大多符合我的預期(除了日本料理和服務之外,其實對其他的項目並沒有太大期待)。 整體來說,尚寧號是一艘讓人感覺很舒服的船,搭過之後,會讓你願意繼續光顧的那一種。(在行程路線吸引人的前題下)
雖然沒有到讓傑夫感到驚豔的程度,但總算是表現不俗。 對於馬上要前往搭乘水晶郵輪的讀者,請別因為我過分嚴苛的標準便對 Crystal 失去信心。 因為在同樣噸位的郵輪中,基本上除了大洋郵輪的兩艘新船會對她造成威脅之外,其餘的都完全不是對手。 我之所以那麼挑剔,一來是搭過的船多了,二來是我所服務的客戶對細節都非常重視,一點小地方不夠完美,整體品質就會連帶受影響,傑夫的心情就會感到憤恨(幫船公司背了黑鍋),因此在撰文的時候,便會傾向於使用過高的標準來評比。
The Verdict
原本一直不在傑夫雷達範圍內的水晶郵輪,在實際搭乘過後,也給編進了年度重點推廣行程的名單之中。
在各家頂級郵輪上的服務人員越來越菲律賓化、印尼化的情況下,水晶郵輪起碼在餐廳裏還留有相當高比例的歐洲臉孔,僅管大多是由東歐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所得較低的前共產國家所招募。 過去曾有客戶反應歐洲藉的服務生會有看不起亞洲乘客的情況,但近年來我發現,有些資深的菲律賓服務生態度似乎比以往要差;有些還不如東歐服務生的笑容親切。 第一線服務人員的素質,對奢華旅遊業者來說,至關緊要;一但這個環節出了差錯,長期好不容易所累積下來的商譽,便岌岌可危。
最近有些客戶抱怨 Regent 和 Silversea 的服務品質似乎開始走下坡,傑夫最近一次搭乘的經驗也有同樣的感覺。 而 Crystal 在這部分的口碑則一直都不錯,我對上頭的服務也相當滿意。 也許水晶郵輪的船真的是已經開始顯得稍舊一些,但十幾年所積累的日式服務精髓,也同樣地被延續了下來。 只要能將日本文化中那句「おもてなし」的心意體現在船上的各種服務,我想既使短期間載客率出現下滑,長遠地來看,水晶郵輪仍然會在許多郵輪客的心目中佔有一席之地。
自然,傑夫也會保留一個空位給她。
Dear Sir,
My friend is now on boarding Crystal cruise, but complain: the Internet cost/expense on ship is very expensive ** (船上的通訊很貴)…
But, How come there has NO WIFI (free) on this expensive cruse?? ( Does cruise owner is intend to double charge her passengeas in internet cost- in addition to very expensive tour charge ??) 這麼大的郵輪應該自設 WIFI- 免費供應乘客 -( 我中正社大就有,學員免費用)-
So 怎麼可能再剝乘客多一層皮呢 ??
如果真如此小心眼- 總有乘客會抗議- 因為外國乘客使用網路比中式客人多 – (尤其青壯的一代)- so I doubt it !!
Hi Eddie,
船上使用的是「衛星」通訊網路,因此頻寬有限,不只是 Crystal,過去十幾年來郵輪上的 WIFI 費用昂貴連線品質又差幾乎是所有乘客共同的抱怨。 但隨著乘客對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高,郵輪公司也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服務,例如 2015 年八月起,Crystal 開始提供普通房型的乘客每人每天 60 分鐘的免費 WIFI ( Silversea 也是 ),Regent Seven Seas 則是全房型皆提供每房一組無限時數的上網 Login 帳號。
雖然我也覺得 WIFI 在這些高檔的郵輪上應該免費提供給乘客使用,但如果那樣的結果是更差的連線品質,那也沒多大意義。(想像連假出遊時被堵在國道上的心情)
最後是關於「剝皮」這件事,比起 WIFI,船上有很多更好賺乘客錢的設施(例如賭場和精品店);因此透過以「價」制量的方式讓原本就少的可憐的頻寬不至於過度擁塞,或許才是其背後真正的主因。
好在這幾年海上衛星通訊的技術也有明顯的進步,說不定不久後,Crystal 也會加入 Regent Seven Seas 的行列,提供無限時數的 WIFI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