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加訪談節目的錄影,在20號播出了,本來不打算收看的傑夫,因為親友們在臉書上貼了視頻分享,於是也稍微看了一下自己在鏡頭前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看了2分多鐘,便極不滿意地將畫面給關掉,一來是對當天的髮型不滿意,二來則是覺得很不習慣,原來自己看自己在電視上講話會是件那麼奇怪的事,甚至一度懷疑畫面上的那個人真的是我? 雖然從沒想過會同意去錄影,但既然去了,就要給自己的表現打一下分數,而即使是用最寬鬆仁慈的給分標準,我想我還是只有不及格的39分,30分是同意去錄影的獎勵分,8分是化妝師的修容技巧,我的部分,大概只有僅僅1分。 (事實證明我果然沒有 Camera Face,自己都看不太下企…)
從沒料到親友會恰好看到節目的播出,甚至連去年伴遊時所認識的團友也留言說看到我上電視。 但在騷動結束之後,讓我感觸極深的,則不是人前的光鮮亮麗(好吧,我看起來是呆了點,太不重視錄影的結果是造型明顯失敗,S 甚至說我看起來比王主任還像主任…),而是在人後所經歷的種種磨練和努力。
對我來說,上節目接受訪談只是一種體驗,也是在轉換跑道開始全職 Freelance 生涯後對於不同類型的工作給自己的一種挑戰。 因此相較於親友們看到我在電視上出現時的興奮感,我反倒更在意自己這些年究竟有沒有真的成長?還有多少可以努力和進步的空間?在從事伴遊行業六年多以後,我有沒有資格說自己是一名出色的專業領隊? 如果說一般人的問題是很容易自我感覺良好,那我的問題大概就是很容易自我感覺惡劣。也許是當了很長時間的 Underdog,所以心裏總存有一股強烈的危機意識,每天提醒自已努力得還不夠,人生的成績單也尚不及格,因此沒有理由鬆懈或感到自滿,必須要再更加油一點才行。
從小相依為命一起長大的老弟,看了節目的播出後,受到了激勵,覺得自己與有榮焉,也感到驕傲。但其實我並不希望他看到節目,因為我的奮鬥還沒有結束,距離成功也還非常遙遠。 許多旁人不知道的辛酸和一個人默默努力的那種孤獨,才是我希望他能有所體會的內容。 送給南投中興國中孩子們的那句 Don’t Settle,也是我想對老弟說的話。如果覺得自己還不夠好,發現別人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那就要告訴自己該更努力,想辦法變得更好。 有夢想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你每天除了應付老闆、廠商、老婆、孩子以外,有沒有空出一些時間來進修?做一些能讓你更接近夢想的努力? 我進入伴遊這個行業完全是一場美麗的意外,但即便如此,我也從沒停止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傑出,並把握每個能有所突破的機會,因此總是抱持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每回新的挑戰。 我不是天生就適合吃這行飯,但為了讓自己能有更多好的伴遊工作機會,每天大量地閱讀,不斷地檢討自己還有那些地方需要加強,當別人下了班或放假去聚餐、約會、出遊的時候,我卻是關在家裡頭看旅遊導覽資料、光是同一個城市的景點便要看三本以上不同的 Guide Book 像 Eyewitness Travel、Lonely Planet、Frommer’s、Fodor’s…,好確保自己對即將要前往的城市有足夠的了解,並從不同作者的角度去認識這些城市。 平常搭公車到辦公室的時間也從捨不得浪費,拿著 iPhone 用 Kindle App 看 Economist,除了培養國際觀,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產生的變化,也讓自己的英文程度能一直保持在敏銳的狀態。 從去年起也開始學習日文,希望能嘗試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事物,從最初五十音完全不認識到今天可以在工具的輔助下輕鬆閱讀日文新聞,這些對資質魯鈍的我來說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但我很清楚只要每天一點一點的累積,確保每天都比昨天要進步一些,總能積累出一些什麼,因此從不輕易地允許自己找藉口鬆懈。
老弟在電視上看到的那個人,其實不是我。我真正在過的生活比他想像的要乏味、清苦許多。但我從不覺得羞愧,因為我是堂堂正正地在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正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選擇了像這樣幾乎沒有任何休閒娛樂的生活方式,不吃大餐、不出國旅遊、不買車、連住都是住在一個月房租不要3,000的老舊房子。 我不是不注重生活品質,更不是買不起車、住不起好一點的公寓,只是在那段無依無靠的成長過程所教會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人生的好運總有用完的一天;要在人前風光過好日子不難,但真正不容易的,是在人生不順遂的那段苦日子中去磨練出堅毅的心和永不放棄的信念。 我到今天過得還是和剛上台北工作時同樣的苦日子,唯一的奢侈,是放棄玩樂而保留給自己拿來進修的這許多時間還有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這筆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辭去工作追逐理想的儲蓄。 所以我希望他看到的不是在電視上那個總是帶客人搭頂級郵輪的我,而是忍著寂寞一個人默默地在異鄉打拼的大哥。
人家說「千金難買少年貧」,我和老弟的成長過程在物質上雖不至於貧,但在心靈的滋養上卻是相當缺乏。 因此我總期盼有天他也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一步一腳印地去開拓屬於自己的天空,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應輕易地感到自滿。 賈伯斯在那次傳世的演講中,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懷若愚」來作為結尾,這篇經典的演說相信老弟也已經看過,但我想提醒他的是,當心中的那股雀躍和激動褪去之後,每天他都做了那些努力來回應那份不經意被燃起的熱情?
我還在辛苦奮鬥的過程當中,每天過得也還是苦哈哈的日子;但我可以大聲地向所有人說,我對自己感到很驕傲,因為我很努力,即使沒人看見也毫不鬆懈的那種努力。 我學會了不去抱怨人生的不公平,並要求自己不找藉口來安慰自己。
我要再強調一次,電視上的那個人不是真正的我;我希望老弟看見的,也不是我人前風光的樣子。 真正重要的事,是培養對人生的正確價值觀和坦然的處世態度。請記得人生不會因為別人在你的臉書按讚就因此變得美好,命運也不會因為某日突然有了覺醒就倏然改變。
我想說的是,那在激情之後呢? 每天是不妥協地又多努力了一些,還是又妥協地暫時先將熱情擱下,等到有空時才來個大躍進?
一起努力吧,我們都還不及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