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讀到妻子擔心老公把準備用來買房的三百萬資金全部 All In 五張台積電,並且對太太強調「房子不急,台積電比較急…」的新聞後,我便一直想要寫一篇以 All In 為標題的文章,但不是勸人應該或不應該追高搶進股市,而是關於這則 All In 的新聞如何使我聯想到許多在生活周遭所觀察到的現象。
究竟 All In 的這位人夫是有勇有謀,還是財迷心竅,對不相干的旁人來說,其實根本無甚重要;但如同別人上賭桌賭錢,許多人喜歡在一旁議論吆喝一般,賭桌上的輸贏雖然和自己沒關係,當有人孤注一擲的時刻出現時,不只當局者的神經緊繃,圍觀者們的腎上腺素也往往跟著一起飆升。某人逆轉勝好看,但如果輸到脫褲子更好看…。
也才沒過幾天,原本被人拿來當作警示文範例的 All In 人夫,變成了網友追捧的炫耀文經典,「台積電比較急」也繼「你上船了嗎」之後,成為了散戶投資人互相問候的新熱門金句。對於三百嫌貴、四百嫌貴、五百嫌太貴的我來說,自然不可能對股價逾六百元的台積電感興趣,於是只好拿話揶揄自己,比照全台去年口罩供貨吃緊的時期「我 OK,你先領」的禮讓精神,股票也是你急你先 All In。
這,當然是酸葡萄心裡。今天讀了一則關於台股突破萬六內涵的財經報導,文中提到台股的大漲集中在權值股四檔個股,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和聯電,今年連鴻海也加速前進,從去年底迄今,台股加權指數上漲 3,615 點, 但光是這五檔個股就貢獻了 2,709 點,在上市 948 家企業中, 其他 943 家才貢獻了 910 點。換句話說,台積電等五檔個股貢獻了 75% 的上揚指數,其他 75% 的公司才貢獻了僅四分之一的漲幅。
如果公司去年把所有資金 All In 在這五條好漢上,我們或許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度過這場世紀瘟疫的巨大衝擊了。我對於這樣的邏輯雖感到荒謬、不可思議,卻又阻止不了這樣的想法在腦海中滋生,仿佛只要自己或公司那時有失心瘋地 All In 台積電,此刻的前景就會一片光明。我們與 All In 人夫的距離,似乎也僅不過一線之隔;我在心中暗自驚歎。唯一的差別,是他選擇將想法(衝動)付諸執行,而我們則總是停留在觀望的階段。
經濟史學家金德爾柏格(Charles Kindleberger)說過:「在這世界上,沒有比看到朋友發財更讓人焦慮、昏頭的事了。」而在這個充滿投機的年代,不單是看到朋友發財會令人焦慮,就連看到 All In 的陌生人夫發財也同樣令人心癢難耐。另一則今天讀到的坊間趣聞也同樣令人玩味,過去每天堅持看盤看到一點半收盤的投資人老李,最近不到中午就不看了,記者問他怎麼這麼早就跑出來,老李答說「沒什麼好看的,反正只剩台積電…。」我於是情不自禁地感慨,台積電現在不只要「護國」,還是年輕人夫鹹魚翻身的「孤注」,讓資深股民惋惜錯過、怨歎的「罪人」,甚至成為股市可能泡沫化現象的候選代表。
台積電股價上看千元,外資高喊;現在一股才 650,All In,你敢嗎?
人夫繼續 All In,我還是不敢。「我 OK,你先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