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傑夫注意力的,是其規劃要投入翻新的預算金額。
一億美元聽起來感覺很多,但在平均分攤給四艘船之後,一艘船也就只能分配到 2,500 萬美元。雖然比起 2014 年那次同樣針對 R class 進行翻新工程的 5000 多萬預算要高出一倍,但那時 R class 只有三艘船,亦即每艘能分配到的金額也有約 1700 萬;這個預定在 2018 ~ 2020 年期間分批完成的 OceaniaNEXT 計劃,其實每艘船也就是比前一次翻新多投入了 50% 的金額。
為了行銷翻新後的船舶,大洋想出來的口號是 Better-Than-New ships,強調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人建造類似 R class 這樣的郵輪,因此某種程度上這些舊船也屬於“經典”的一部分。
商人做生意,當然只能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去設想,但你如果只聽其片面的說法,便很容易被引誘掉進他們刻意營造出來的“假象”裡。
別誤會了,4 艘 R class 的船其實便如同大洋郵輪的執行長 Bob Binder 所提到的那般,狀況一直維持的很不錯,也深受許多乘客們的喜愛。這一回的翻新,著重的方向是讓整體的裝潢和氛圍能夠更摩登、現代感,從客房、公共空間到餐廳都將會以全新的面貌登場。
但這些翻新後肯定會讓人驚艷的舊船,會成為比新船更棒的 Better-Than-New ships?
那種事情,當然不可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起碼會是 Better old ships。舊船,就應該拿來和舊船比,何必去比新船呢?不要說比不過新船,就連自家船隊的 2 艘 O class(Marina 和 Riviera)只怕也超越不了。
那為什麼要強調 Better-Than-New ships 呢?也許恰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因為現階段沒有任何建造新船的規劃,所以只好說服消費者他們有比新船更棒的“舊船”。老外唬爛的功力,看來絲毫不輸我們。
更貼近現實的情況,應該是 R class 這四艘舊船的銷售開始出現令人憂心的疲軟跡象。由於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新船陸續下水,Viking Ocean Cruises 更是橫空出世,一下子便席捲了美國這個第一大郵輪客源市場;在面臨 Viking 船艘艘新,船費又樣樣包的兇猛攻勢下,倘若 Oceania 再不做點什麼,只怕 15 年來好不容易打下的山頭,很快便要拱手讓人。
這 Next Chapter,只怕是被逼著給翻頁的。
但既然翻頁了,只是花一億美元翻新舊船可遠遠不夠,總得要端出些更具話題的材料來使人耳目一新才行。
也許是有這份自覺吧,Bob Binder 在片尾要大家持續關注 OceaniaNEXT 的後續發展,並且用耐人尋味的 “What′s NEXT”來做結。
下一次再用“倒數”來吊人胃口時,會不會總算端出“主菜”來?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對「大洋郵輪公佈 OceaniaNEXT 內容,將投入 1 億美元翻新四艘 R class 舊船」的想法